40年春节账单的变迁

榆林日报 2021-03-02 08:39 大字

刘江(后排右一)的全家福。 (刘江提供)

记者 马蕊

1981年春节购物记录:粉条12斤,共6元;大米20斤,共7.8元;猪肉20斤,共18元。

1997年春节购物记录:猪肉19斤,共104.5元;羊肉25斤,共120元;鸡6只,共84元。

2021年春节购物记录:猪肉17.1斤,每斤26.5元,共453元;羊肉10斤,每斤50元,共500元;活鸡3只,每斤16元,共405元……

这是绥德县一个普通家庭40年来春节购物账单中的一部分。主人公刘江的父母都是普通职工,他们工作勤恳,生活简朴,父亲更是个细致而有恒心的人。40多年来,家里的每一笔开销,特别是逢年过节的重大支出,他都会详细记录下来,春节更是如此。

刘江说,对于老百姓来说,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上世纪80年代,父亲两三个月的工资都用在过年的花销上。在他的记忆里,那时的陕北还没有蔬菜大棚,就算有钱也买不到绿叶菜,还得托人从省城带。现在父母都有退休工资,鸡鸭鱼肉早已不是饮食追求,粗粮和有机蔬菜才是他们的最爱,生活越来越好。

受父亲的影响,刘江也养成了记账的习惯。只不过去年他家的账单上多了一大笔开销。“小30万元,到了年底犒劳一下自己。”刘江嘿嘿一笑。腊月二十八,刘江开着新购买的“坐骑”,载着妻儿回到父母身边。

“这些账单记录的虽然是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琐事,但从采购品种、数量、价格等的变化,却见证了我们生活的逐步改善和祖国的日渐繁荣。”刘江说。

新闻推荐

甘当绿叶托红花 记绥德县体育培训中心教练员拓亚宁

拓亚宁(中)在训练场为队员们鼓劲加油。刘红摄记者刘红核心提示在素有“天下名州”、陕北“旱码头”之称的绥德县,年仅25岁的...

绥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绥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