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金不换

榆林日报 2020-12-11 08:18 大字

雷鸿儒

世间有友情,生活才温馨。说起友情,不由得想起多年前我与薛育林、康凤琴老师在崔家湾中学教学时的艰难岁月。

1977年春,我初到崔家湾中学任教时,是以民办教师的身份临时聘用从教的。名为教师,实际上无异于一个应聘打工的“半拉子农民”,所得工资给生产大队交粮钱、记工分,勉强维持着一家七口人的生活。薛育林、康凤琴夫妻,是我在崔家湾中学任教时的同事,一个教中学,一个教小学,我们友好相处,互相帮助,许多往事至今难以忘怀。

薛育林老师从绥德师范中师毕业,以前一直教初中、高中音乐课,后来学校历史科任老师紧缺,就改教高中班的历史课。他因知识广泛、多才多艺,深受学生欢迎。我初进学校时教高中班的语文课,后来也因地理科任老师紧缺,兼任高中毕业班、补习班的地理课老师。我与薛老师都有三个班的教学任务,担子都不轻。所不同的是,薛老师是公办教师,挣工资,他的妻子康凤琴老师也是绥德师范中师毕业,公办教师,挣工资,并担任崔家湾完全小学校长。他们家的经济条件比我家稍好一点,但双方家里都有老人要赡养,不上教师灶。我们两家办公室、宿舍紧挨着,放学后就忙着生火做饭,说说笑笑,红火热闹。我一旦忙不过来,他们两口子就成了我的“后勤工作”好帮手。他家有事忙不过来,我也毫不犹豫舍身子全力帮助。偶尔闲暇,两家人坐在宿舍门前的台阶上闲聊话家常。薛老师音乐特长,拉得一手好二胡,假日夜里,月明星稀,有时即兴拉起《二泉映月》或《三十里铺》《兰花花》《红梅赞》,我们便谁也不说话了,静静地沉浸在那亦忧亦乐的优美旋律里……

古人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一个单位也是如此。十多年间,崔家湾中学在几任校长的领导下,尽管教学设施差、生活条件苦,但教职员工团结友爱,以苦为乐,积极向上,教学相长,培养了一大批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用之材。许多学生考上了大学或中专,不少还走上地方党政领导岗位,崔家湾中学因此成为绥德南川享誉四乡、学生争相就读的好学校。

后来,薛老师调进绥德中学任教,康老师调进绥德第三小学,都进了城。我也转成了公办教师。

1987年秋冬,我因肺气肿、肺心病住进了医院。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妻子离不开,不能随同护理。住院我基本能自理,只是走路气短困难,吃饭成了问题。医院临近绥德三小,时任该校校长的康老师得知我的情况后,不但多次来医院看望,还每天给我送来热气腾腾的花样饭菜。有时她工作忙顾不上,就打发几个学生按时给我送饭,直至我病愈出院,将近四个月的时间。病友得知那是我的同事,都异常惊讶:“世上还有这么好的同事!”

是啊,患难识朋友,困境显真情。转眼四五十年过去了,薛老师和康老师对我的关心关怀,终生难忘。得友如此,夫复何求!

新闻推荐

绥德县张家砭镇中心小学举行主题教育活动

本报见习记者耿永飞报道近日,绥德县张家砭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活动中,该校少先队员...

绥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绥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