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传统民居 寻家风家训 ○张笃龙 文/图
韩城张代村的一处民居,门匾上写着“聿修厥德”。
走访陕西一些幸运保存下来的传统村落,就仿佛走进了一座座传统文化艺术殿堂。传统的陕西民居,透射出农耕文明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建筑艺术魅力,尤其积淀下来的大量农耕文化符号,极大地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
这些传统民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随处可见被铭刻的“家风家训”,在祈求福禄寿喜的美好愿望的同时,更传递出重视家风的养成传承、家训的警示训育,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愈久弥新的重要法宝。
韩城保留下来大量传统民居,仅从一块块门匾上就能一览这片土地的家风家训:树德第、澹宁第、敬恕第、谦益第、忠厚第、聿修厥德……细品这些珍贵的字句,能体会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以及深厚的家学渊源和国学根基,也让子子孙孙进出门就受到教育和熏陶。
韩城史代村一户民居的春联犹存,上联“铭记家训嘉风耕读传家”,下联“永继懿范美德忠厚处世”,横批“懿德永存”,门匾则写着“树德第”。《尚书·泰誓下》,就有“树德务滋,除恶务本。”前半句的意思为建立美德要力求滋长,也有解释为施行德惠一定要广泛充分;后半句的意思是为去掉邪恶务求除根。巧合的是,陕北绥德县梁家甲村,一户民居门匾是“树德务滋”。而米脂县高庙山村常氏家院门匾则是“务本敦伦”。务本意为致力于根本,敦伦则谓敦睦人伦。《论语·学而》里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汉朝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智》中有“好恶敦伦,无伤恶之心,无隐忌之志……故其心舒”。
“澹宁第”是韩城柳枝村一户民居门匾。澹宁,谓恬淡寡欲,宁静自持。跨越明清的钱谦益,在《广东布政使司徐如珂父思仁先赠承德郎加赠朝议大夫兼按察司佥事制》中有:“澹宁之训有光,感概之风弥长。”所以,澹宁亦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之意。柳枝村被誉为中国传统村落典范,尤为重视家风家训,在连通家族各个院落之间的狭窄甬道的砖筑小门上,也镶着砖雕阳刻四字“履信思顺”。这个成语最早源于《易·系辞上》:“履新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后来的《晋书·挚虞传》说:“履信思顺,所以延福,违此而行,所以速祸。”前半句的意思是践行承诺,思虑流畅,才会得到福报。笔者又在这里的另一甬道小门上,看到镶嵌砖雕阴刻四字“尚宁幹止”。幹,即干,干止,犹作息;谓劳作和止息。
“敬恕第”“谦益第”“聿修厥德”“忠厚第”……门匾留下的家风家训历历在目,民居里其他地方也能看到一个家庭的教育理念。在韩城相里堡一户民居上房门前,两侧墙壁上分别砖雕阴刻着“读圣贤书,行仁义事;存忠孝心,立修齐志”。遥想宋代朱熹也有“立修齐志读圣贤书,存忠孝心行仁义事”之家训。“修齐”出自《大学》,后被看成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缩称,“立修齐志”就是有治国平天下的决心,并从格物致知做起;为立修齐志,读圣贤书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
笔者在铜川耀州区寻访中,发现孙塬村一处民居在山墙上开了个门,正门之上有一砖雕阳刻四字篆书“克昌厥后”,意思是做善事来庇荫子孙,使得子孙都兴旺起来。语出《诗经·周颂邕佳》:“燕及皇天,克昌厥后。”另一户门额上,砖雕阳刻四字匾额“孝友流芳”,并有“孝友传家绳祖武;诗书继世翼孙谋”的对联,横批是:源远流长。孝友指“父慈子孝”与“兄友弟恭”。朱熹集注:“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悌。”绳祖武,意思是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比喻继承祖业。翼孙谋,典故语出《诗·大雅·文王有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联中“孙谋”是为子孙筹划的意思。
关中民居朴素庄重,典雅别致,融木雕、石刻、砖雕三位一体,建筑艺术与美学欣赏同步,实用与装饰并重,集建筑艺术之大成。笔者寻访所到之处,门额牌匾、影墙照壁、祠堂上房,家风家训如影随形,让子孙时刻沐浴在传统礼仪教化的氛围中,忠厚传家远、诗书济世长,在半耕半读中,传承良好的家风,把忠诚厚道、孝悌友爱的传统道德品质世代传承下去,让家庭美德能长久绵延继承下去。
新闻推荐
2012年7月,枣园镇枣园村村民郝某在自家院内修建平房时发生工伤事故,绥德籍农民工王某胳膊骨折。事故发生以后,经三方多次调...
绥德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