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着是一座山 躺下是一道川 陕北民歌剧《岁月韶华》观后感
陕北民歌剧《岁月韶华》的面世,让我感慨万千、惊喜不已。这是榆林文化划时代的大事,具有里程碑意义。作为一名只是喜欢观戏和读书的普通观众,带着平常心观演却有非同凡响的意外收获,我的情绪始终是起伏不平的。它有许多的不同:不同以往,不同凡响,不同时代,不同表现。因此,我要为剧组的所有演职人员表达内心深处的敬意!
这部戏让我更深刻地领略了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真谛。该剧是改革开放前后陕北这片古老土地苦难生活的再现。类似童玲、沈鸿这样一大批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知识分子响应党的号召、义无反顾地奔向这片贫瘠的土地,成为一心一意建设榆林的他乡人。他们犹如一股甘冽的清泉和一缕和煦的春风,唤醒了这片沉睡的土地。大山深处、大漠孤烟,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老乡亲,由此缓缓拉开了新生活的序幕。他们注入的是活力、是希望、是科技、是文化,是老先人不曾想过的生产生活方式。大都市新生代微弱的力量,带着衣不遮体、饥不择食、固守传统、顽固不化的父老乡亲,由此展开了与命运的抗争、与贫穷的搏斗。榆林能有今天,确实倾注了一大批他乡知识分子的心血、汗水和智慧。此剧艺术性地把我们带到了从前,让我们看到了奋斗者的足迹,看到了“革命人”的情怀,懂得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陆续离开了陕北,但仍有不少人永远留在了陕北,他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是何等的大爱无疆呀!由此我要说,该剧是满满的正能量,是陕北民歌的交响曲,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力作。
剧作家是经历过苦难的人,他的跛脚深深地扎根于陕北大地,虽然脚下的土地高低不平,但他走得慢、拿得稳、踩得实,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他对榆林文化的贡献无不令我佩服和敬仰。全剧从大跃进年代启幕,时间、空间、广度、跨度大,穿透力强,从始至终揪人心、迷人眼。观众随剧情之喜而喜、之悲而悲,观演过程是接受教育、淬炼灵魂、启迪心智的过程。它让我们深深懂得先辈先进先烈的革命精神和家国情怀是多么的纯粹,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是何等淋漓尽致。看完此剧,我对剧作家的敬佩和感恩更加油然而生了。
导演接地气、懂陕北、爱陕北。该剧的艺术创作、表现手法张弛有度、舒缓合拍、起承转合恰到好处。看他很年轻,听他口音不像陕北人,衣着打扮简单大方,完全不是想象中的“导演范”,真是后生可畏!能导这么一部两个半小时的陕北大剧,没有足够的艺术素养、文化功底、人文情怀是难以想象的。整场剧情是陕北、像陕北,但又站在陕北看陕北、跳出陕北超越陕北。全剧没有不伦不类,没有撵高就低,没有好高骛远,这是它的艺术魅力所在,也是可以走出去、走下去的生命力所在。
主要演员本土化、形象好、水平高,很纯朴、很真实、很动情、很感人。全剧唱词多于道白,没有实力功力张力能力的演员是拿不下来的,童玲、沈鸿、苗长风、魏天成、沈向阳、苗小川等主要演员的扮演者虽然不能和“国字号”的名演员相提并论,但他们够出色了,他们竭心尽力、出神入化。他们被“自己”感动了,他们完全进入了角色。我被他们感动得热血沸腾,我被他们感染得跌宕起伏。我的泪花一直在打转,我的鼻子自始至终都是酸酸的。
全剧个性鲜明、泪点频现、亮点纷呈,令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一是唱功扎实、声情并茂;二是转换自然、浑然天成;三是贴近生活、真实感人;四是与时俱进、推陈出新。郝亮亮太棒了!虽然之前只知其名、未见其人,但我要为你大大地点赞,顶天立地的绥德汉。我尤其喜欢你的“桃花花红来杏花花白,花丛中我的童玲走过来”高难度的技巧转换。晓怡太牛了!我对你更加刮目相看。“米脂婆姨绥德汉”,站着是一座山、躺下是一道川,你的尾声唱段时尚激情,还原本真、魅力无穷。贺斌扮演的魏天成戏份不多,但演技和唱段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向阳的扮演者无论表演还是唱功都有很深的功底,能看出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苗长风和小川的扮演者都给人以非常亲切的、全身心投入的艺术功力和表演风格。剧中还有不少经典台词,诸如:“站着你很伟大,躺下也好潇洒”等。
当然,世界上没有尽善尽美的事情。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恰恰是“变化”。本剧同样要变、要提升、要弥补缺憾。一是老百姓阻工这段戏,其实当时的情况比剧中的情节更不尽人意。我在担任乡镇党委书记时曾处理过类似的若干真实事情。主要原因应“三七”开,老百姓眼前利益的因素占三,施工单位野蛮施工、利欲熏心的成份占七。这段戏的表现手法似有“巫婆神汉”的元素,这种元素应该再浓一些。瞬间发作的“羊羔疯”演员应该倒地抽搐、口中念念有词,把民间愚味无知巫婆神汉的场景凸显一分钟左右。二是说书应成为亮点。但似乎口手腿的配合不协调,三弦的音量应调高形成高潮。三是童玲发病时被抱出的场面不应该是沈鸿,应该是群众一涌而上、团团围住。之后众人举起抬出、儿女扶着父亲痛苦不堪,紧随其后比较合理。从而显示“她”在群众心中的位置。否则给人以“袖手旁观”“熟视无睹”的感觉。四是尾声似乎给人以神话的幻觉。如果配合旁白“天上有个神神,地上有个人人,神神原是玲玲,玲玲就是神神”,如此反复几次会不会更好?五是沿黄公路段如何配合画面,把经典民歌《黄河船夫曲》点缀几句?六是人物服饰化妆方面。从年龄上看童玲和苗长风似乎更像夫妻?童玲的表演老年好于中年,中年好于青年。所以化妆时可否把沈鸿显得老成些,让童玲稍稍稚嫩点?
综上所述,我建议此剧除参加省九艺节以外,也应该登台国家大剧院,更应在榆林市巡演,把本来属于老百姓的生活,艺术地还原于、回归于老百姓的生活本身。文化和艺术的力量及本能是教化人、塑造人、点醒人,是安慰所有的孤独者。它虽然不能治病,但它可以疗伤,可以让无病呻吟者、执迷不悟者慢慢醒悟。我唯愿此剧化为永恒,常留人间,常演常新。
文/雷亚雄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马露露报道10月25日是重阳节,也是我国第八个法定老年节,绥德县光彩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党支部组织开展了老年节活动。...
绥德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