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艺 路在何方? ■赵青新

西安日报 2019-12-28 06:19 大字

手上的朴光主编: 令狐磊著者:佟佳熹 等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年: 2019年12月

《手上的朴光:中国民艺之旅》全书分五卷,引领读者一同探寻江南之北的劳作与精神,浙江风土与民艺物事以及云贵智慧的土地根源,领悟手艺的情感与灵性,并走访那些为民艺带来薪火的人们,通篇描绘出了一幅极具代表性的中国民艺地图和一部中国民艺人的传奇史。

许多悠久的民间艺术,散落各地,星星点点。《手上的朴光:中国民艺之旅》聚焦两处光源,一是江浙皖赣,二是云贵岭南。全书寻访中国九大省市、近百位民艺匠人、现存35种珍贵传统技艺,由《生活月刊》杂志原创团队采编完成。

宜兴紫砂壶、苏州缂丝、宣城宣纸、龙泉青瓷、杭州绸伞……这是江浙皖赣的风土与物事;剑川木雕、尼西黑陶、控拜银饰、绥德石雕、潮汕灯笼……这是云贵岭南的智慧与灵性。

稍微了解民艺现状的人,都能体会复杂的心境滋味。民间技艺在诞生之初,并非为了艺术观赏,比如罗盘、湖笔、木活字印刷,主要是满足人们实际的用途。至于灯彩、竹筷、土布等,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审美是附加的价值。如今,它们都被称为艺术品,其中有些成为了文化遗产,如此重视的同时,显露日渐远离现实生活的事实。

“这个徒弟还能待多久呢?”景德镇青花瓷艺人於彩云感叹。徒弟们总是不断让她失望,年轻人来了,走了,能待久的少之又少。匠人们说起自己的行当,都是十分熟稔,一脸骄傲,这是他们一辈子的成就,随即涌来焦虑:将来,这手艺要传给谁呢?

民艺,确切地说,在从前,就是手艺。手把手地教,手把手地学,从徒弟到出师,慢慢地熬,日复一日,至少花上十几年,才能成为受人尊敬的师傅。在如今快节奏、高效率运转的社会大环境里,在付出难得回报或远远超过回报的情况下,我们不能苛责年轻人没有耐性。只靠情怀支撑,任何工作都无法长远。何况,师徒关系森严分明的等级规定,恐怕也是崇尚自由独立的年轻人很难接受的吧。

民间技艺衰落与逐渐消逝的根本原因,在于生活方式的变化。GPS这么厉害,还用得着罗盘来指示方向吗?科学技术的进步,直接导致许多旧器退出了我们的生活领域,幸存的,大多也处境艰难,比如,西湖绸伞无法获得批量生产,也没有门市,原因很简单:没钱、没工人,没市场。制作一把正宗的绸伞,光是丝绸、竹子的成本就在一百多元,面对其他工艺粗糙但价格便宜的伞品,薄弱的竞争力导致西湖绸伞在市场规律面前举步维艰。

效益磨灭坚守,机器打败手工。难道,民艺注定日暮西山吗?有何理由求取人们为手工艺品的“高贵”而埋单呢?现代科技不一定就是传统工艺的对手,两者结合可以产生正效应。

借助“非遗”和“传承人”这两块金字招牌,汪祖盼帮舅舅开了网站,通过QQ与电话卖罗盘。韦桃花依赖着儿子给她设计和发展店铺,马尾绣让这个普通的水族家庭拥有财富。贵州山区的控拜村民注册了“控拜商标”,成立了银匠协会,共奔小康。匠人龙太阳说得好:有市场有钱赚,谁都愿意学,只靠几个“传承人”和“大师”是起不到什么实质作用的。

全书共五卷。前面四卷重在记录与讲述,卷五名为“为民艺带来薪火的人”,是延伸的探讨。“汉声”努力推进民艺的文化创意产业,“無用”从民艺公益组织转化为社会企业,左靖的“碧山计划”,南朗、邱世杰等人的艺术履践、蔡仕伟、陆斌等人的访谈摄制……新颖的设计与新潮的理念,让古老的民艺焕发青春。手艺所体现的稀有的价值与品位,构成了现代人对工业文明的自觉警醒,构成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这些努力目前仍停留在小众的范围,尚未形成规模化与社会化。探讨民艺复兴,除了呼唤传承意识与保护机制之外,更要开拓新生之路。政府层面的引导和扶持是很重要的,要提升匠人的文化水平,也要吸引年轻人就业。要让“用之美”的意识重新回归大众。民艺的原初是“生活用品”,所以,应当把目光重新投向生活的内核,让手艺作为审美的要素融入日常的器具,回到生活里来。

新闻推荐

绥德县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挂牌出让公告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经绥德县人民政府批准,绥德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决定以挂牌方式出让一宗地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绥德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