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严明世代传

宜宾晚报 2019-08-15 11:00 大字

梁漱溟先生认为,围绕家庭生活而建立起来的伦理关系是国人的精神寄托,甚至体现生命的所有价值,象征着生命的所有意义。家族成员在家庭生活中,其日后的生活轨迹与受到的家风熏陶是分不开的。家庭与周围社会关系犹如肌体里的细胞,细胞健康活跃,则肌体健康,反之,如果出现家风差,风俗坏的一片家庭,肌体就如得了癌细胞一样,慢慢就会坏掉,也害了下一代。所以,家风建设和传承是非常重要的。严明的家风,谨慎地遵行,也造就了王氏在屏山的繁盛地位。

■ 王常父子受赞颂

王氏族人在明朝中期达到鼎盛,第一个进士是王常,《屏山县志》记载:“王常,字正伦,景泰甲戌(1454年)进士,任主事,历员外、知府、参政,至布政使。幼孤,苦学及长,分俸惠族,在粤平獠贼,功最著。”王常做了官后,并没有忘记家乡父老,而是把自己的俸禄分给族中人,帮扶困难的人,真正践行了家风家训的要义。

王常的儿子王必登,过继给姑父,改名晁必登,弘治庚戌年(1499年)进士,官至云南布政使,参政廉明有声,父子俩在老百姓中都树立了良好的名声。

晁必登在云南任职期间,做了不少好事,受到老百姓赞颂。因为王家家训严明,家境也算殷实,从小就受到严格的教育,周边又是些缙绅和儒士,弱冠后的晁必登温文尔雅且文采卓著,文章受到时人的器重。

晁必登读书极为刻苦,常常是天不亮就起来,先在林中游走一阵,把心神调匀,再捧卷诵读。到了晚上,蚊虫叮咬难耐,便把脚泡在大坛子里。晁必登于弘治三年(1490年)庚戌科殿试金榜题名,位列二甲38名,赐进士出身。

嘉靖元年(1522年),山东平州人唐素来任马湖府知府。唐素看到当地百姓为烧柴之事苦恼,在人口密集地区,木材匮乏,山林树木无法满足百姓用度。且冬天天冷,柴火不持久,便想方设法在本地寻找煤矿。经过唐素的努力,相继在新滩溪和老鸦山、黄皮溪发现了优质煤矿,唐素便把煤运到府城门口,支起大炉子,教百姓如何用煤。百姓习惯了多年烧柴,不知道用煤的好处,对新事物抱怀疑观望的心态。晁必登知道这件事后,当即写了《新开煤矿记》一文,“下令听民自取,又制炉灶之式于府城东西门外,使民法之。自是煤火盛行,无复有艰薪之患矣。”晁必登利用自己在当地的知名度,大力帮助宣传。他目睹老百姓伐薪的艰难,“万室之国烟火无穷,斧斤相等,则南方之薪不可继也。于是取之者极其险远,市(购买)之者过于腾贵(昂贵),民始病之(伤脑筋)”,鉴于当地的困难,他推广用煤炭的好处,让很多老百姓解决了冬天取暖的问题。

《云南通志》载:“弘治间任通判时,澄守贪暴,人情汹汹,必登以廉佐之,属邑之民,充板桥、江川驿,籍者苦于奔应,多破产逃亡。乃白上,官征银解,驿民困以苏。” 弘治年间晁必登担任澄江通判,澄江府知府贪婪暴虐,人心动荡不安,晁必登以自己的清正廉洁来纠治知府。澄江府辖区百姓经常到板桥、江川驿服劳役(被抓去做江上拉船纤夫或搬运工),百姓疲于奔命,不少人家庭破产逃亡。晁必登于是上书朝廷,提出合理建议,以劳役充抵赋税,使百姓从赋税和劳役的双重压迫下得以复苏。晁必登关心民间疾苦,“视民如伤”“爱民如子”是他从政的理念,经过他的这次请命,挽救了很多挣扎在死亡线是的百姓,也算是为澄江百姓做了一件好事。

■ 考古学家王家广

王氏后人中,还有王家广(1914—2012年),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诗人。民国时期任教于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身为中共地下党,化名黄岗。建国后进入考古界,历任轻工业部陶瓷处长、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是陕西省考古协会第一任顾问。文革期间虽然遭受残酷迫害,仍然矢志不渝,偷偷钻研学问。上个世纪80年代,王先生曾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有多种学术专著问世。这些饱读诗书的人,没有忘记从屏山带出去的家风家训,为家族积累了名望。

考察王氏家风的传承,依然有着自己的坚守,在新时代的今天,以新的形式在传承着,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很多感人的例子。

新闻推荐

绥德:陕甘宁边区北大门的嬗变

采访团在绥德参观采访。本报记者张建伟昔日的战火硝烟荡然无存,今朝的辉煌成就可点可赞。8月2日至3日,“记者再走长征路”...

绥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绥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