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诞生陕北首个中共党团组织
“记者再走长征路”走进绥德师范校史展览馆本报记者代泽均 摄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是一所红色历史底蕴深厚的学校,陕北第一个中共党团组织在此创建,学校成为西北革命的活动中心。建校以来,绥德师范为中国革命和教育事业培养了万余名优秀人才,为西北地区党团组织、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特殊而重大的贡献。8月2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采访团来到绥德师范,了解“西北革命策源地”的历史。
陕北首个中共党团组织诞生
走进绥德师范校园,映入眼帘的就是教学楼上的校训——“读书勿忘救国,救国勿忘读书”。这也是1924年校长李子洲提出的办学原则。
在这一年秋天的开学典礼上,李子洲宣示了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为以马克思主义唤醒青年,唤醒农民工人及一切劳苦人民,改造中国,进行革命,建立人类最科学最美满最理想的共产主义中国而就职。
1924年11月,李子洲等人根据中共北京区委指示,决定在陕北地区建立起中共的地下党组织——中共绥德小组。1925年年初,在中共北京区委特派代表耿炳光同志的指导下,在原中共绥德四师党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陕北第一个中共党支部——中共绥德支部,李子洲被委任为书记。自此陕北有了共产党的领导,陕北地区的革命事业翻开了新的一章。
为毕业于“革命英才的摇篮”自豪
绥德师范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被称为是“革命英才的摇篮”。李子洲担任校长期间,先后聘请王懋廷、王复生、田伯英、杨明轩、常汉三等进步知识分子来学校任教,吸引了关中、延安和山西汾阳等地学生纷纷来这里上学。
为使师生了解世界,凡路过绥德的共产党员和知名人士,学校一定请他们讲话作报告,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复活的玫瑰》《大罢工》等剧目,每月在学校的大操场上必演一两次。
绥德师范退休教师曹效荣告诉记者,从1932年大伯开始,家里先后有8人在绥德师范就读。每个人都受到“和谐、务实、奉献、进取”校风的感染,都为自己毕业于这个“革命英才的摇篮”而感到自豪。
“三变”改革吹响追赶超越号角
如今,绥德县以建成全国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为目标,不断探索和创新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真正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硬支撑。同时,推动“三变”改革、打造产学研试点,吹响了该县追赶超越的号角。
近年来,绥德县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打造“三变”改革示范点。其中,在赵家坬村打造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实施“3+X”工程,规划建设3万亩农业产业园区。
绥德县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合作,建设瓜果试验示范基地,建设设施(西瓜甜瓜)试验区20亩,示范区面积300亩,通过开展品种引进、配方施肥、优化管理、病虫综防等方面研究、示范推广工作,辐射带动全县4473亩日光温室、2231棚,8000多亩塑料拱棚发展,为全县瓜果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本报记者文晨
新闻推荐
本报讯(张东红记者许鹏)7月9日,绥德县城污水管网恢复重建一期工程建成投用,标志着绥德县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又一项阶段性胜利。...
绥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绥德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