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哥俩放弃高薪工作 返乡当“鸡司令” 绥德张少尉、张少飞兄弟俩发展土鸡养殖业 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华商报 2018-10-17 02:32 大字

张少尉兄弟俩所办养鸡场生产的土鸡蛋受到群众喜爱

绥德县长姬跃飞(中)与张少尉(左)、张少飞(右)兄弟俩合影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 摄

以前乡村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农民工进城成为常态,大学生毕业后也首选在城市找工作,老人和小孩大多留在老家,农业难有大的作为。不过,绥德县崔家湾镇张家山村的张少尉、张少飞兄弟俩却不顾人家反对,毅然放弃城市的高薪工作返乡创业,开办养鸡场,并开始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路。

大学毕业后放弃高薪工作

回家发展林下养鸡

绥德县崔家湾镇张家山村是张少尉兄弟俩出生和长大的地方,因此他们对大山有种独特的感情。2013年,大学毕业后的张少尉到福建恒安集团上班,月薪7000元,弟弟在神木县第五建筑公司当技术员,年薪10万元。两人凭借努力与勤奋加上各方面表现突出,不到一年时间均获得升职。

2016年春节回家,看着眼前这片广袤的热土和淳朴的父老乡亲,兄弟俩回想起他们回乡创业的梦想,决定返回家乡和村民一起开辟一条致富路:生态散养土鸡。

“当时我们提出这个想法后,父亲是第一个站出来否定的,他认为好不容易大学毕业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就应该在城市里打拼,而不是回家养鸡。”张少尉告诉华商报记者,其实他们完全理解父亲的心思。

“辛辛苦苦培养他们上大学,就是为了让他们走出这穷乡僻壤的山沟沟,到城市里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现在他们已经有了稳定工作,却突然辞职要回山沟沟里养土鸡。”父亲张文慧表示,他们一家人祖祖辈辈和老家的这片荒山打交道,深知黄土地的贫瘠,根本不可能出人头地。

2016年5月,兄弟俩不顾家人的反对,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路,创办了亿农生态散养土鸡场。

山坳坳里筑窝

散养土鸡初步获认可

万事开头难,张少尉兄弟俩刚开始回老家养鸡,条件极其简陋,连起码的用水用电都很困难。他们把上班时存下的所有积蓄拿出来完善养殖条件,修水库,通电路……下决心要创造最好的养殖条件,养出与市场上不一样的鸡,让大家吃到最优质的鸡蛋和鸡肉。

“毕竟以前没有接触过,更谈不上有经验,所以出现了鸡苗扎堆的情况,我们经过观察发现可以在山坳坳建多个鸡舍、扩大鸡的活动范围,真正实现散养鸡。”张少尉表示,他们利用铁网将山林充分利用了起来。

华商报记者来到崔家湾镇张家山村的亿农生态散养土鸡场,这是一个四面环山、树木丛生之地,这里人烟稀少,空气清新,但是阵阵的鸡叫声早已打破清静,树木丛里随处可见觅食的土鸡,显得分外热闹。

“这里远离居住区,每到夏天绿草茵茵,空气质量好,非常适合饲养散养鸡,并且散养鸡营养价值高,产业发展前景也很好。”在采访中,张少飞表示,喂养土鸡的饲料都是纯天然的,不添加任何激素,每只鸡的饲养时间均达到了8个月以上,饲养时间长,鸡品质好,鸡肉鲜美。

10月10日,他们在绥德县首届农民丰收节上展览时,绥德县委副书记、县长姬跃飞在听取张少尉俩兄弟的讲解后,称这种散养方式非常好,品尝土鸡蛋后,姬跃飞乐呵呵地称赞:这个鸡蛋真好吃!

“只要吃过一次我们养的鸡,就不怕他下次不买。”张少尉笑呵呵地说道。如今他们养殖的鸡不仅销售到榆林市各大酒店和农家乐,而且从去年开始在县城有了供货经销店。生态鸡得到了许多小区消费者的认可,在微信朋友圈里只要经过转发,就有回头客响应。

村民入股分红

以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

2017年初,张少尉兄弟俩注册成立了绥德县亿农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吸纳当地的贫困户,以政府配股扶持补贴资金的形式入股合作社。现在入社的贫困户有33户,他们入社满1年后,将分到不低于15%的股金分红。

据张少尉介绍,现在鸡舍正在进行自动化饮水系统的改装,预计今年还要扩大养殖规模,在养鸡的同时继续发展生态珍禽和生态猪养殖相结合的喂养模式,总产值将突破百万元,相信通过科学化的管理和规范有机的喂养方式,他们的养殖产业一定会越办越好,将来一定可以给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带来更多的收益,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回想创业经历,回味创业中的辛酸苦辣,张少尉表示,虽然创业的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一份付出就有一分回报,只要坚持,梦想就会绽放。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

新闻推荐

师专记忆 崔琴

上世纪80年代,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高考制度刚刚恢复不久,成千上万的青年学子都想挤上高考的独木桥,能有一个铁饭碗,这对普通...

绥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绥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