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蓝花花》
李苗苗
最先唱出《蓝花花》的人不知是谁,蓝花花却是他惦念一生的回忆。错过的美好,让他一次次频频回忆,她的容貌、才华、回眸时的一颦一笑,她身上的蓝花衫、脚上的红鞋,甚至她身上淡淡的青草香味,都在回忆里被反复升华,最终在山曲里妙不可言。
那个叫蓝花花的少女,是全天下最美的女子,也永远停留在最好的年华里,亭亭玉立。
造化弄人,那个叫蓝花花的少女,没有嫁给自己的心上人,在不幸的婚姻里无数次地挣扎、叹息。这也让太多单相思的后生扼腕叹息,把无限的相思、愁怅一遍一遍地倾诉在歌里。
《蓝花花》是陕北民歌里最优秀的歌曲。
蓝花花是黄土地永远最动人的女儿。
蓝花花的故事是真实的。但《蓝花花》在何其芳、张松如选辑的《陕北民歌选》里却注明:关于“蓝花花”有这样一个传说,固临县临镇某村有女子名蓝花花,长得很美,被地主周家娶去,她不满意,后和别的男子恋爱过好几次。各处传唱、词句各有出入,我们这篇是根据临镇、延安、绥德等地采录稿写定。
民间流传着很多版本的蓝花花故事,但多人的考证有一点儿是相通的,蓝花花姓姬,小名叶子,祖籍陕西榆林米脂县姬家峁姬家岔,后全家逃荒至延安临镇定居。1919年,蓝花花出生。
蓝花花长得漂亮,在任何人的考证里毋庸置疑。
蓝花花端庄也知书达理,但爱情故事在她那里的的确确发生了。
蓝花花的爱情故事,撇除掉那些古怪离奇的版本,严肃考证后的“真实”揭秘也出现了不同的版本。
在蓝花花纠葛的爱情里,有小周,也有小任,小任或名小喜,或名怀玉。
在和红军战士小周的故事里……
1935年,刘志丹率领红军至临镇,红军战士小周与蓝花花一见钟情,发誓相伴终身,却因红军奉命过黄河东征,两人只得依依惜别。17岁的蓝花花被父母认为女儿败坏了门风,便将她许给富户任家,但不久丈夫因抢劫被处决。次年,蓝花花又被父母强迫嫁给姓石的富户人家,蓝花花在石家受尽煎熬,她日思夜想自己的红军爱人,生下儿子不久后在精神极度苦闷中病逝。
小周后来回到陕北,得知爱人被迫嫁人病亡,悲痛欲绝,将对蓝花花的相思之情写成诗歌,传唱乡里。
在和小任的故事里……蓝花花在临镇女子学校上学期间和本镇一位叫任怀玉(乳名小喜)的小伙子来往频繁,并产生了爱情。
彼时,蓝花花刚刚出生,其父姬定周就将她和石志英做了“奶头亲”。但1934年,蓝花花冲破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层层阻碍,终于和时任固临县(今延长县)游击队队长的任怀玉结婚了。
这一反对包办婚姻、自由恋爱的事件,在当地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非常遗憾的是,蓝花花与任怀玉的美满婚姻非常短暂。不久后,任怀玉不幸死于“肃反”运动中。任怀玉的死,对蓝花花的打击是巨大的。当了寡妇的蓝花花仍旧按父亲给她做的“奶头亲”结婚。1940年11月13日,红颜薄命的蓝花花因肺痨而病逝,年仅21岁。
蓝花花与任怀玉的爱情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陕北红军骑兵师的一位叫杨培基的排长,知道这个故事后,在延川县太相寺部队休整时编了六段《蓝花花》歌词,配上《哭丧调》,便开始在陕北流传。
无论怎样讲述的爱情故事都是悲凉的,让人为这位红颜女子的沧桑命运悲叹。
故事的真实结果是,那个最后娶到蓝花花的人没有属于那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他姓石,应该也就是蓝花花媒妁之言中的那位男子,和这个全国一十三省最美的女儿结婚后,两人生儿育女。
但所有版本的最后结局又是相通的,蓝花花红颜薄命,生命终结时恰是最美的韶华,年方二十一。
“蓝花花”的后人对考证出的故事讳莫如深,只是说自己的爷爷生前不许别人在他面前唱《蓝花花》,因为他认为歌词里一些内容与当年事实不符,是对奶奶的不敬。蓝花花去世后,她的丈夫也一直没有再娶,直到1995年去世。
我们来梳理一下属于蓝花花的故事,她是最美的女子,也勇敢地追求过爱情,但心上人或离世,或远行,她心力交瘁,最终嫁给了生活,传奇湮没于岁月风尘。
这样的故事让人感叹,但我们回头发现,默默地爱、寂静欢喜、悄悄追念蓝花花的那个人似乎一直是她的丈夫。他家境殷实,他也年华正好,他目睹过蓝花花追求爱情时的抗争,但他在这个女人最凄凉无助的时候将她娶回家,也许那些青春岁月里,他一直就在等待她的回首。
红颜薄命,但蓝花花一定是个特别特别美好的女子,才值得在封建礼教大于天的年代被等待、被追求。
是谁第一个唱出《蓝花花》的不重要了。
《蓝花花》的爱情故事是真实的,只是在日后的传唱里的那个女子慢慢不仅是延安临镇的那个女子,更是黄土地上各色各样追求爱情的果敢女子。
青线线(那个)蓝线线,
蓝格英英(的)彩;
生下一个蓝花花,
实实的爱死人。
五谷里(那个)田苗子,
数上高粱高;
一十三省的女儿(哟),
数上那个蓝花花好。
……
一十三省有多大,在陕北老百姓眼里,天下“南七省,北六省”,原来全国女子里最好的就是蓝花花。
《蓝花花》的传唱,经过了无数次的改编,内容不断变化,等到何其芳他们辑录入《陕北民歌选》中时,已经有21段唱词了。
1946年,孔厥和袁静在这支民歌的基础上,创作了16场反封建的大型歌剧《蓝花花》。歌剧首演时,毛泽东、刘少奇等观看了演出。
在民间,各种版本的民歌《蓝花花》也在风行,但一个主题永远没有变化,一十三省最好的女子就是蓝花花。
1951年,来自陕北的歌唱家刘燕平带着又一次改编后的《蓝花花》参加在柏林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联欢节,一曲唱罢,震惊四座,优美动听的嗓音收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随后,她又随演出团到东欧八国进行巡回演出,在维也纳金 色大厅唱响了《蓝花花》。
后来,剧作家安全、李作柱和刘艺、贺艺也先后创作了歌剧《蓝花花》。20世纪80年代,延安歌舞团、陕西电视台又分别以大型音乐歌剧的形式将其搬上舞台和荧屏。
……
直到今天,人们最喜欢的陕北民歌还是《蓝花花》。这首民歌,引出如此众多、巨大的后续工程,应该说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事情。如今,在陕北民歌博物馆,各种版本的《蓝花花》被呈现,人们在优美的旋律里一遍又一遍感受这个一十三省最好的女子,也感受陕北民歌最柔美 的动人魅力。
永远的《蓝花花》!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松)8月9日17时,省防总向各市区防指、省级有关单位发出通知,要求切实做好近期强降雨防范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
绥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绥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