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上的“整形师”

榆林日报 2018-06-29 08:45 大字

目测 人机密切配合 整装出发 矫正铁轨偏差

在漫长的包西铁路线上,有着这样一个特殊的队伍,他们身着统一的制服,携带着各种沉重的工具,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习习,他们日复一日一次次地矫正铁轨的偏差,保障着这条铁路线上南来北往列车的安全,确保正点到达。他们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铁路“整形师”。

80后的刘钊是中铁电化运管公司西延维管处绥德工务段一名养路机械司机,从22岁加入这个铁路维护的队伍,他带着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在这条铁路线上一干就是9个年头。

6月18日下午4时,随着铁路施工封锁命令下达,刘钊随其他12名队员迅速整装出发,两台长达22米、重达50.5吨的大型养路机械进入包西铁路鱼河段进行线路维修作业。两台大型养路机械到达指定地点后,一前一后各自进行捣固作业。

刘钊操作其中一台“大家伙”,在操作室内,他眼睛紧盯着前方的线路轨枕和车上各类仪表显示参数,用双脚操作大机捣固线路,以每小时3公里的速度前进着,并与地面人员密切配合。两名队员不停在“大家伙”两侧巡视,查看机械各部件的运转是否正常,后面还有一人负责监测机械作业后的线路水平、方向等数据。

“包西铁路客运量大、运输任务繁重,道床和钢轨经过长期重压就会出现凹坑、变形等问题,严重影响行车速度和安全,线路日常维修养护颇为重要。”刘钊称,铁路维护作业队的任务就是每天尽快修正出现偏差的路段,提高线路稳定性,保证列车安全通行。

经过120分钟的紧张作业,两台大型养路机械完成5公里作业,刘钊和队员们带着一身的疲惫伴着夕阳返回驻地,在铁路施工封锁命令解除十多分钟后,一列列火车便陆续平稳地通过了他们刚刚维护过的铁路。

“虽然只有短短的120分钟,基本上我们每次干活都是争分夺秒的,这对我们每位队员的专业技术要求都特别高,最大的难度在于线路的精度,验收标准误差要求在正负4毫米之内,我们人工操作会把水平误差控制在1毫米范围内。”刘钊说。

去年,绥德、子洲“7·26”特大暴雨洪灾中,米脂至绥德区间铁路线被冲毁,造成包西铁路中断,大批旅客滞留。维护作业队在接到抢险命令后,在水毁路段连续奋战30个小时,让列车恢复了正常运行。为了确保铁路安全,刘钊和铁路维护作业队员们,日复一日、岁岁年年用责任和奉献,在包西铁路上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

文图/刘继远

新闻推荐

分期买手机无力付款 盗窃老板装载机

华商报讯(记者杨虎元通讯员王晓伟)男子分期购买手机,后因无力还款便将老板的装载机偷走并卖出。6月16日,绥德县公安局成功将...

绥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绥德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