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疙瘩变成金娃娃 绥德县艽园沟“三变”改革纪实

榆林日报 2018-06-12 01:19 大字

贫困户在园区打短工张东红摄 规划和调整产业结构布局 村民打理果园 张东红摄 平整土地

本报记者马蕊 闫景 通讯员王瑞平 张东红

初夏时节,陕北大地绿意盎然,走进绥德县艽园沟便民服务中心,更能真切感受到这块黄土地孕育的生机和希望。

艽园沟便民服务中心目前共有林家硷村、桑坪则村、西雁沟村、李家寨村4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55户,贫困人口1917人。一直以来,如何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是当地领导干部和村干部共同关注的焦点。

山地苹果是榆林南部县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2017年,“三变”改革的春风吹到了艽园沟,艽园沟便民服务中心通过多方调研考察和招商引资,结合实际情况,最终确立以赵家坬村为试点和突破,推进“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模式壮大了苹果产业发展,为农民脱贫攻坚注入“源头活水”。

变的原因:

为了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产业发展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艽园沟便民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谢龙告诉记者,如何根据艽园沟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产业发展道路,促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带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这是中心党委一直思考的问题。

赵家坬村作为艽园沟便民服务中心的第一大村,土地多,环境好,且90%的土地为山坡地,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具有苹果栽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该村为典型的陕北贫困山区村庄,地理因素、人文历史、发展现状都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因此决定选择以赵家坬村为试点,积极探索农村“三变”改革,促使农民增收致富,实现脱贫“摘帽”。但长期以来,赵家坬村大量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土地变为荒山荒坡,大量劳动力流出,农民发展产业各自为攻,资源分散,并不能形成规模化经营,难以适应市场,更无法形成市场竞争力,导致赵家坬村一直未能摆脱贫困。

穷则思变,转变村民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成为首要任务。如何让广大村民理解并接受土地流转这一发展方式成为一大难题。艽园沟中心党委和村党支部牵头召开了党员大会,提出初步方案,后由村委会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对建设方案、收益回报方案以及园区日后发展前景做了详细介绍,同时邀请本村在外的能人做了宣传动员,并带领村民代表对园区建设的成功案例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展示了建设园区能为全体村民带来巨大好处。

最终,97%以上的村民赞成将土地流转于二十四坬农民专业合作社,用以建设山地苹果示范园区,这为赵家坬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变的条件:

搭上政策“顺风车”

在这样一场变革中,仅仅具备村民转变思想这一条件还远远不够,赵家坬村还搭上了政策的“顺风车”,为园区建设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

在组织保障方面,绥德县为艽园沟选配了具有深厚基层工作经验的优秀领导干部,分配了优秀的大学生村官,注入了新鲜血液,铸就了一支敢作为、敢担当的干部队伍,为园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艽园沟积极组织干部、村干部进行学习培训,提高干部综合能力,贯彻落实“三项机制”,严格对干部进行考评考核,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同时,市县各级领导多次来园区调研指导,在园区遇到困难瓶颈时,给予支持鼓励,成为园区建设的坚强后盾。绥德出台的支持山地苹果发展政策,在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园区发展规划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园区建设创造了必要条件。

艽园沟的领导干部认识到,仅仅依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分散经营、政策兜底等措施并不能支持贫困户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干群在思想上达成了共识:转变观念,改革创新,发展集体经济,整村合作形成产业规模,形成特色品牌,推动产业发展。

2017年4月2日,艽园沟赵家坬园区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这场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短短一年时间,艽园沟便民服务中心在整合资源、大力发展的基础上,成立了艽园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园区预计总投资10.2亿元,整体建成后涉及6个行政村,占地面积将达3万余亩,其中包括赵家坬园区、陕果园区、双胞胎集团现代化种养殖园区、艽园沟脱贫攻坚产业合力园区和综合配套产业园区等6个园区。园区整体建成后,将形成集种植养殖、休闲旅游、光伏发电、沼气利用、果业加工等为一体的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现代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变的方向:

让村民成为最大受益人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艽园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赵家坬园区已建成,陕果园区即将建成,这两个园区建成后,成为全省最大、全国前列的集中连片山地苹果园区。

5月中旬,赵家坬园区的山峁上,村民正在忙碌地打理果树。“赵家坬是试点,我们经过考察调研,按照‘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全体村民(贫困户)’的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劳务承包、示范带动等措施,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村\‘三变’改革。”赵家坬村村委会主任赵国荣介绍。

赵家坬园区由同舟专业合作社和二十四坬专业合作社组成。同舟专业合作社为村集体经济,对土地及果园进行统一经营管理,这一举措切实把土地资源转变成为村民增收的资产。二十四坬专业合作社为私营经济,以打造全国一流的万亩山地有机苹果为目标。丁汝泽是二十四坬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也是一名返乡创业的党员。“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真正的富。”丁汝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土地入股,实现土地(资源)变资金、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现代农村产权关系,村集体与股东按照3∶7的比例进行收益分配。

据悉,二十四坬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赵家坬村支委会与农户自愿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或者合同,将土地流转资金入股村集体合作社,变成代表股份权利的资产,实现整村推进,达到了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共赢。

土地资源转变为资产,依托本村优势发展种植养殖业、加工业、采摘、旅游等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收入增加了,闲置的土地资源盘活了,为山地苹果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山地苹果进入盛果期,苹果收入按亩产5000斤、每斤4元计算,每亩能收入2万元,每户人口按3人计算,平均每个家庭能收入8.52万元,实现小康收入水平,村民将成为最大受益人。

变的目标:

实现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49岁的李晓花是赵家坬村的贫困户,丈夫不幸去世,三个孩子均未成家,沉重的生活负担让她看不到希望。“好在去年成立了园区,我在园区打短工,一天能有100元收入,还管吃住,等山上这些果树长起来,以后还能给我分红,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我们坚持把园区作为贫困人口创业就业的平台,一方面鼓励贫困户通过资金入股参与分红,另一方面组织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务工,参与农业管理经营,多渠道增加贫困人口工资性收入。”谢龙介绍,艽园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成后,能够有效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拓宽农民增收致富路子。贫困户可通过产业扶持政策直接参与园区建设,果树生长期为20年,能够为贫困户带来长期稳定的收入。同时,园区务工和林下套种蒲公英、菊花等中药材能够为贫困户带来短期效益,形成短中长期稳定效益,确保贫困人口按期高质量脱贫。

“园区建设一方面保护了艽园沟的绿水青山,另一方面为艽园沟广大群众带来了金山银山,同时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起到推动作用。”谢龙说。

据了解,园区建设过程中,能够吸纳贫困户755户直接参与园区建设经营,带动艽园沟及周边乡镇农户2500余户。目前,艽园沟已经形成了以赵家坬村为主轴、马连沟村和石家沟村为两翼的发展态势。下一步,将加快双胞胎集团大型现代化种植养殖基地建设进程,进一步推动畜牧业发展,充分发挥美丽乡村和特色产业建设成果,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形成“果树种植+养殖+食用菌培育+林下套种+休闲观光”的特色产业,大力推动产业发展,并通过入股经营、务工等方式,鼓励农户积极参与产业发展,培育新时代的致富能人、新型农民,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为本报资料照片)

新闻推荐

冀香岚作品选登 本报记者颜伟文/图

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明礼诚信敬业奉献不忘初心延年益寿与华相宜尔三悟道上善若水...

绥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绥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