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笔扶苏墓
薛喜刚
一
唐景福二年(893年),又一次科举落榜的韦庄穷游时路过绥州,发了一个“朋友圈”,题目叫《绥州作》。
雕阴无树水难流,雉堞连云古帝州。
带雨晚驼鸣远戍,望乡孤客倚高楼。
明妃去日花应笑,蔡琰归时鬓已秋。
一曲单于暮烽起,扶苏城上月如钩。
年近六旬的韦庄不会想到自己将在第二年(893年)终于进士中举。就像谁也想不到再过14年李氏王朝就寿终正寝了。彼时绥州是割据一方的党项族领袖拓跋思恭的领地,一百多年后割据一方的拓跋部落终成大业,后世子孙李元昊建立了雄踞一方的西夏王国。
这首诗在唐诗排行榜上名气不是很大,但却为绥德增加了一抹亮丽的文化色彩,成为唐代绥德历史地理人文纪录片的脚本。1947年8月,转战陕北的毛泽东途经绥德时曾手书此诗,手书现在被刻在绥德龙凤桥头的石崖上。
韦庄把绥州称为帝州是有些抬举绥州的,绥州历史上并未出什么帝王,只有秦始皇的长子扶苏曾于此驻守,诗中的“扶苏城”遗址于今无考,当时绥州的州治在龙泉县,即今天的绥德龙湾山头。根据诗人所处的位置来看,“扶苏城”可能就是与州治龙泉县城隔无定河而望的疏属山,山有扶苏墓,曾建太子府。现在的绥德县城直到宋代才兴建,有人用宋以后的绥德县城地理解释此诗,显然是缘木求鱼。扶苏在此地练兵时还没有绥州这个名字,那时这里是被叫作上郡的。上郡建制较早,是战国时期魏文侯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所置,秦惠王十年(公元前328年)魏国将上郡15县献于秦,于是上郡成了秦初三十六郡之一。关于上郡故城,《括地志》中记载:“上郡故城在绥州上县东南五十里。”《元和郡县志》载:“(上郡故城)自后汉末以来,荒废年久,俗是稽胡……在县东南五十里。始皇使太子扶苏监蒙恬於上郡,即此处也。”《太平寰宇志》中记载:“绥州,秦为上郡,蒙恬将兵于此,公子扶苏监之处是也。其城则据山四面甚险真边陲之郡也。”上郡故城在汉末就已经荒废,今人根据史志所记多认为遗址在绥德东南50里的南阳山、铁茄坪一带,但并无考古实证。
扶苏是始皇帝的长子,名字来源于一种落叶小乔木。《诗经》中有一首先秦时代郑国的民歌。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扶苏的母亲是郑国人,大概会唱这首歌,就给孩子取了这样的名字,可惜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里扶苏这株小乔木终究没有长成参天大树。
扶苏到上郡就任源于“焚书坑儒”事情的发生,扶苏对“焚书坑儒”有些看法,他给父亲的留言是:“今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以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儿子直言妄议,始皇帝就打发扶苏下乡去基层上郡监蒙恬军。
后来始皇帝东巡病逝于河北沙丘,李斯、赵高、胡亥合谋矫诏令扶苏自杀,蒙恬也被关在阳周之地,后吞药自杀。
今绥德城南有一呜咽泉村,据传说就是扶苏自裁处,自尽时绝壁上流出数股如泪一般的泉水,如诉如泣,似呜咽之声,于是原名卢家湾的村庄被人改作呜咽泉村。唐代胡曾就此景赋《杀子谷》诗一首:“举国贤良尽垂泪,扶苏屈死戍边时。至今谷口泉呜咽,犹似当年恨李斯。”
今绥德县城疏属山上留有墓冢一座,唤作扶苏墓,墓为长方形,长30米,宽6米,高8米。明朝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知州王润在扶苏墓旁修建了“扶苏祠”,内有蒙恬从祀。在城内扶苏巷上端修建了扶苏庙。后来祠庙俱废,1995年“扶苏祠”原地原样重建,但扶苏庙却没能复原。1934年国民党姜梅生团长驻绥德时,在扶苏墓顶筑八角砖亭一座。高耸的八角楼成为绥德的地理标志。
有人提出假设,如果公子扶苏继位的话,秦国还会二世而亡吗?佥都御史孙锦所撰《扶苏祠创建碑记》中也作了这样的思考:“天欲亡秦,故亡扶苏;亡扶苏故坑诸生,借使不坑,则不谏,不谏则不逐;不逐,则不亡;不亡,则必嗣。嗣,则斯、高不能容者,其胡亥无由袭其位,秦业犹有可为。即不得享国长久,亦未必如此之极也。”只是历史没有假设,千年云烟消散,惟有无定河涛声依旧。
今天的扶苏墓已经成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远处的大理河北岸,有蒙恬墓一座。据传,蒙恬被害后,部下将士含泪用战袍掬土堆成此墓,墓旁一沟,叫作将军沟。
扶苏和蒙恬在绥德留下很多遗址和传说,让人疑惑的是唐代的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图志》中记有绥州疏属山一条,但却无扶苏墓的只言片语。甚至是明嘉靖年《陕西通志》记载的绥德州中,有蒙恬冢、扶苏台的记录却没有扶苏墓的记载。部分史籍不载,恐有失误,唐代诗人许棠的《雕阴道中》一诗中就能读到绥州扶苏墓的信息,这说明唐代绥州确有扶苏墓,只是《元和郡县图志》因故没有记载罢了。
五月绥州北,途程少郁蒸。
马依膻草聚,人抱浊河澄。
迹固长城垒,冤深太子陵。
往来经此地,悲苦有谁能。
明万历年间祁光宗纂《关中陵墓志》一书,是一部专门记录陕西陵墓的志书,书中记载的扶苏墓就有四处:“一在临潼县药水村,一在平凉府东,一在宁州西,一在绥德州城中。按绥德古上郡,扶苏监蒙恬军处赐死葬绥德,地有呜咽泉,当是。又有蒙恬墓在州城西南一里。”四种说法中《关中陵墓志》采信的是绥德版,所绘墓地之图正是绥德。
二
有人相信扶苏墓在临潼是因为临潼有名闻天下的秦始皇陵和兵马俑,那可是始皇帝的大手笔。
《临潼县志·文物志》中有太子扶苏陵一条记录:“清顺治《临潼县志》:‘秦太子扶苏墓在县东三十五里。\’清康熙《临潼县志》:‘扶苏墓在县东谷北里药水村。\’群众传说,墓在今代王镇南山坡上,地名龙骨堆,俗称太子墓或是待考。”
龙骨堆位于西安市临潼区的东面,是玉川村的一个自然村,今属仁宗街道办,距离秦始皇陵只有7公里。今天的龙骨堆无碑石,所谓的太子扶苏陵亦无史料佐证。扶苏被逼自尽于上郡,从当时的政治环境看,尸骨是不可能运回临潼安葬的。
那这个太子墓埋的又是谁呢?
有人说那其实是赵国公子郚的陵墓。关于郚的历史资料并不多,赵惠文王三十年(公元前269年),秦国攻赵,攻克蔺地、离石、祁地。赵国送公子郚入秦作人质,并请献焦、黎、牛狐等地给秦国,用来交换蔺地、离石、祁地。但当秦国把蔺地、离石、祁地归还赵国后,赵国却不愿履约,秦昭王大怒,派兵进攻赵国,在赵国赵奢、廉颇等人的努力下,秦军吃了败仗。赵国公子郚也就此消失在历史视野中。
传说赵郚是得病死亡后被埋在骊山阴坡,名“赵太子墓”,后来演变为秦太子墓,据说当时是蔺相如来秦侍奉赵郚的,蔺相如因照顾不周而获罪被处死。蔺氏的家族因此也受到株连,为了逃避灾难,蔺字去头、挖心(“佳”),改姓为门,祖祖辈辈居住在墓之西北,名门家村。至今,门家村人仍尊蔺相如为其祖先。
也有人认为龙骨堆之名来源于本地出土了大量的恐龙骨化石,人称龙骨,故名龙骨堆,与所谓的太子无关。
三
平凉扶苏墓的信息较为单薄。《平凉市志·旅游资源》墓葬一节中记载:“秦太子扶苏墓在府城东南四十里,为衣冠冢。将军蒙恬墓,在府城东十五里。”志书注明信息来源于《古今图书集成》。但关于墓葬具体位置却语焉不详。
平凉之南的华亭县据说也有座扶苏墓。在甘肃省华亭县官方网站上能找到一篇《秦太子扶苏墓》的民间故事。故事讲胡亥与赵高密改了诏书,赐太子扶苏死,扶苏自杀后,蒙恬将扶苏的尸体秘密运到秦先祖发祥的陇山埋葬,让他魂归本土。蒙恬随后也死在了陇山。蒙恬死后被天神封为“吴岳王”,一直在陇山当守护神。今华亭县马峡乡寺沟村的太子寺,就是扶苏的墓,而蒙恬的岳王庙在东峡北山上,称作“北岳庙”。
除了这个故事外再找不到什么信息,《华亭县志》中也没有找到任何扶苏墓遗址的信息。
从信息源头来看,平凉的扶苏墓只是衣冠冢,而且已经没有了踪迹。
四
地处甘肃宁县的扶苏墓记载是最多的。唐元和年间担任宰相的李吉甫所撰的《元和郡县图志》中记载:“宁州定安县:扶苏墓,在县西北十八里。始皇太子也,监蒙恬筑长城。始皇崩,李斯矫诏赐死,葬于此。”北宋的《太平寰宇记》中也记载:“宁州定安县,扶苏冢:秦太子冢,在嵩城原。”宁州定安县便是今天的宁县。《宁县志·文化志》中记载:“扶苏墓,在新宁镇袁家寺村,群众俗称‘冢子疙瘩\’‘太子冢\’等。旧有碑记已毁。”
宁县八景里有一景是“秦储荒丘噪暮鸦”,说的就是扶苏墓,据说过去每到傍晚就有成群结队的乌鸦飞聚其上,鸣噪不已。其地在今新宁镇梁高村北面塬头上,有大约3米多高,直径在20米左右的封土堆。附近有“秦扶苏墓冢遗址”标志。1975年前后,当地群众取土时挖开墓穴,县博物馆从墓葬中找到铁釜、铁灯各一件。
人们之所以认可宁县的扶苏墓,是因为大家相信《元和郡县图志》的权威性。而相邻的正宁县古称阳周县,这又增加了扶苏墓在宁县的可靠性。
在《元和郡县图志》中宁州真宁县(即今正宁县)一条中记载:“西北至州七十里。本汉阳周县地,属上郡。《汉书》陈馀与章邯书曰:‘蒙恬为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谓此县也。後魏置泥阳、惠渉二护军,孝文帝太和十一年复置阳周县。隋开皇十八年改为罗川,因县南罗水为名,属宁州。皇朝因之、天宝元年为真宁县。”
正宁之地确实设过阳周县,不过那已是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年)的事了,距扶苏去世已经过去650多年。《辞源》中有句话讲的正是这件事:“后魏尝侨置阳周县,在今甘肃正宁。”
那秦时地属上郡的阳周县在哪里呢?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奢延水)又东,走马水注之。水出西南长城北,阳周县故城南桥山。昔二世赐蒙恬死于此。王莽更名上陵畤,山上有黄帝冢故也。帝崩,惟弓剑存焉,故世称黄帝仙矣。”《水经注》所说阳周故城,即西汉阳周县故址。走马水是今天的无定河支流淮宁河,也就是说郦道元认为阳周故城在陕北的无定河流域。《甘肃通志》也记载:“古阳周在走马水北,应在今延安府安定县北界。”《辞源》释“阳周”云:“县名。秦置,属上郡。东汉废。元至清为安定县。故城在今陕西子长县北。秦胡亥矫诏蒙恬死,恬不肯,使者以属吏,囚于阳周,即此。”《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中,标出阳周的地望在子长县石家湾乡曹家坬村西,沿淮宁河顺流而下就到了上郡的大本营,今天的绥德。
秦时阳周在陕北无疑,到东汉时阳周县就消失了,北魏太平真君年间再次出现时,地点就到了甘肃的正宁县。地理大家李吉甫应该将北魏重置的阳周县误为秦汉之时阳周县,因此《元和郡县图志》关于阳周县的记载出了错误。
《宁县志》中关于建制有如下一段记录:“宁县是具有数千年文明史的古郡名邑,为周人先祖公刘所居之豳城。春秋战国时期,曾为义渠国都;秦置为义渠县,并兼北地郡治。”这说明宁县在秦代是北地郡的郡治所在,于上郡自尽的扶苏,墓地怎么会出现在北地郡呢?并且所谓扶苏墓穴出土的物件也不能证明此墓与扶苏有什么关联。
五
除了以上版本,还有一个商水版扶苏墓。
在河南省商水县舒庄乡有个扶苏寺村,村里有座墓,当地人称作扶苏墓。商水古称阳城,阳城故城遗址就在扶苏寺村北。阳城一词是很熟悉的,上初中时学习《陈涉世家》一文时,其中就有一句“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胜就是舒庄乡后陈村人。
今天扶苏寺已经没有了踪迹,但扶苏墓还在,是一座圆形墓冢,已经得到修缮,墓前立有一牌楼石碑和扶苏塑像。扶苏墓于1978年被认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当地文物考古部门勘察认定,该墓修建于西汉,周围有大面积的汉代建筑遗址。
距离上郡千里之外的地方为什么会出现一座扶苏墓呢?
其实《陈涉世家》中陈胜的一段讲话已经暗藏了答案:“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陈胜诈称义军乃扶苏领导的军队,以扶苏之名举义旗,可以顺民意,瓦解秦政权。陈胜将家乡阳城县改为扶苏县,并修建了扶苏墓和扶苏寺,设扶苏城,增加了他和扶苏之间的联系,也为起义增加了更多的合法性,这是一种政治需要。
此扶苏墓只具有象征意义,是一座空冢。
六
两千年的时光轻走飞逝,朝代更迭,中华大地版图与地名也不断变化,绥德之地也是数番更名,上郡、绥州、上州、雕阴、上县、龙泉等,治所也数度乔迁。甚至绥德这个地名从西魏到宋都是在今天的清涧县秀延河畔的折家坪一带,那里才是绥德的县治,直到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朝廷在今绥德之地置绥德军,绥德之名才得以稳定在无定河与大理河交汇之地。虽然绥德的扶苏墓也缺少史籍记载和出土文物的相互印证,但从目前资料来看,扶苏墓在绥德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明代曹琏曾作《扶苏冢》一首,诗云:
山势嵯峨接碧天,扶苏有墓葬危巅。
至今怨气形朝暮,化作飘飘一缕烟。
扶苏早已化作一缕轻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疏属山巅的扶苏墓还在,山上正在兴建扶苏文化苑,加上旁边已建成的革命历史纪念馆、汉画像石展览馆,绥德的名州省级文化旅游街区和全域文化景观建设正在发力。扶苏曾经赏月的月宫山腰那一方平台还在,月台上文人墨客来了又去,留下许多题刻。到明正德年间,吏部尚书王琼因仗义直谏,惹恼了武宗,被贬至绥德州,就住在月台的石窟里,在绥州故地王老先生也有一首有关扶苏的诗篇,至今读来让人感慨万千。
扶苏本为谏坑儒,矫诏赐死奸臣诬。
至今儿童识其处,秦廷佞人已族诛。
新闻推荐
绥德县政务服务中心变“群众跑”为“干部跑”,进一扇门办“万家事”,群众说 “服务好了,办事效率提高了”
工作人员热情接待办事群众(资料照片)本报记者马蕊“政务中心服务好了,办事效率提高了。”日前,在绥德县政务服务中心,市民马先...
绥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绥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