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县选派36名专家组成4支队伍建立定点帮扶机制集聚人才助脱贫

榆林日报 2018-05-30 08:42 大字

本报通讯员冯波报道今年,绥德县出台《关于建立绥德县市管专家脱贫攻坚定点帮扶制度的通知》,对专家人才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目标任务、工作要求、组织实施等提出了明确要求。选派36名专家,与该县镇办学校、教学点和村卫生室、村文化室、贫困村等结成帮扶对子,每月设立2个“专家服务扶贫活动日”,充分发挥专家人才示范引领作用,为全县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成为脱贫攻坚有力的“助推器”。

该县选派36名专家组成4支专业人才队伍,依托各自专业优势和特长,以科技推广、技术咨询、技能培训、示范讲课和医疗诊治为主要形式,不定期到各自联系点开展义务帮扶活动。

组织农技类人才——

送科技进农户

协助联系点制定农业产业扶贫规划,针对贫困户缺农业技术的实际,到身边帮助他们学习实用农业技术,着力破解制约贫困户发展产业的难题;帮助和引导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香瓜、红枣、小杂粮等特色产业,并通过提升农产品经济附加值,实现增产增收。

组织教育类人才——

开展支教助学

主要对贫困学生进行结对帮扶,开展一对一课程辅导,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学生掉队;与联系点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讨、示范课展示等活动,充分发挥优秀教育人才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组织医疗卫生类人才——

送医送药送健康

通过送医、送药、送健康等方式缓解贫困人口就医难、看病贵,努力不让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对基层卫生院医务人员开展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并帮助指导基层卫生院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组织文化类人才——

开展送艺传艺

帮助联系点贫困人口掌握一技之长,开发文化旅游主导产品,尽快脱贫致富;以村文化室为载体,培养农村文艺人才,进一步丰富联系点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振奋人心、倡导文明、凝聚力量,让群众在享受精神文化大餐的同时,激发内生动力,真正发挥文化扶贫扶志的作用。

新闻推荐

210、307国道绥德段半挂货车速度快隐患多绥德交警:加大巡查管控力度,震慑交通违法行为

交警在学校周边执勤扫描下载“榆林发布”客户端,参与百姓问政本报记者马蕊摄影报道近日有网友在榆林“百姓问政”平台反映...

绥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绥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