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歌有了自己的“家” 各界人士有感于陕西榆阳·陕北民歌博物馆开馆

榆林日报 2018-05-24 09:16 大字

本报记者吕晶 高苗

5月23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陕西榆阳·陕北民歌博物馆,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6周年之际建成开馆,标志着祖祖辈辈传唱的陕北民歌有了自己的“家”,为陕北民歌传承与繁荣搭建起一方新的人文舞台,树立起一座新的文化地标。

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艺术家们怀着亲切、激动、敬畏的心情,认真细致地参观了陕北民歌博物馆,并道出了各自对陕北民歌博物馆建成的感想,以及对陕北民歌保存、传承与发扬的建议。

专家: 用历史的眼光、开放的态度对待陕北民歌

音乐学家、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乔建中,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他自幼生活在榆林,直到17岁才离开这片土地。因此,他对上个世纪50年代的榆林印象很深刻。

乔建中说:“今天,是个非常难得的历史机缘。以声音为载体的博物馆,这个创意非常好,是一个呼之欲出的必然现象。博物馆有保存、展示、保护、传承、学术研究等功能,给真正热爱陕北文化的人,增强了自信力。”

乔建中认为:“发扬陕北民歌要有开放的思路,一方面可以原汁原味地传承,由上一代歌手将自己会唱的曲目以及风格原原本本传承给下一代。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更多手段,写出更多有陕北味的、陕北新风的歌曲让大家来唱。作为歌手,不要有局限,可以唱通俗、摇滚的陕北民歌,采取多元的传承、展示方式来发扬陕北民歌。总之,要用历史的眼光、开放的态度对待陕北民歌。”

中国音乐家协会党组成员、秘书长王建国说:“陕北民歌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瑰宝,是陕西的名片和中国的名片。希望以此次博物馆建成为契机,不断丰富馆藏,把各种来之不易的珍贵资料保护好、利用好,让陕北民歌博物馆成为民歌研究创作的高地,成为推新人、出新作的摇篮,进一步推动陕北民歌创新发展,使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学者:

期待陕北民歌本身的不断革故和鼎新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龙云介绍,近年来,不同形式的“陕北民歌现象”悄然兴起。连续剧《陕北汉子》《赶牲灵》,电影《信天游》等都已走进人们的视野……有关陕北民歌题材的陕北剪纸正在成系列地开发并向文化产业靠拢,关于陕北民歌题材的陕北说书正在成系列地编创,有关陕北民歌的长篇小说已经着手创作有的已经杀青,有关陕北民歌的绘画已经现于端倪,有关陕北民歌的动漫正在开始设计,有关陕北民歌的研究著作正在结集出版……

龙云说:“这些都是陕北民歌的衍生物,我们统称它们为‘陕北民歌现象\’。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我们不能苛求陕北民歌一支独秀,任一民歌或经典音乐,都有它的时代局限。时代不同了,与时俱进的陕北民歌会以不同的形式再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没有理由否定这不是陕北民歌。当然,与此同时,我们依然真诚地期待,陕北民歌本身的不断革故和鼎新。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发展都离不开自身的不断血液再造,只有从内部出发,才能形成辉煌的再度兴旺之态。”

民歌艺术家:

坚持不忘初心,增强文化自信

刘燕平于1932年生于绥德,1951年,她与陈若飞、韩维琴改编创作的《兰花花》参加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唱响全国,并参加在柏林举行的第3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在东欧八国进行巡回演出,将陕北民歌唱响世界。如今她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坐着轮椅参观了陕北民歌博物馆。她说:“希望能积极地深挖咱们好的遗产,把民间好的艺术发扬光大,把博物馆长期健康地办下去。”

今年66岁的王向荣是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民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参观完陕北民歌博物馆后,他激动地说:“陕北民歌博物馆建成了,陕北民歌终于有了实至名归的归宿,有了一个‘家\’。在博物馆,我看到一些老一辈的艺术家虽然人走了,但他们的歌还在,一些关于他们的记忆在博物馆里可以找到。什么是乡愁,陕北民歌就是陕北人民的乡愁。后辈们如果有心想把老先人的东西一代代传下去,这就是不忘初心,也是文化自信。”

民歌手贺国丰说:“陕北民歌博物馆对民歌手以及喜欢民歌的人来讲,可以更系统地了解和学习民歌。对于我个人来讲,我希望自己能在民歌艺术方面有更大的进步,在我的有生之年,可以为民歌传承做更多事情,希望那些被人传唱的歌,被更多的人传唱。”

(本版照片均为杨彬摄)

新闻推荐

方光玉和他的“好人”们

本报记者呼东荣刘涛刘予涵五月的陕北万木葱茏、生机盎然。5月23日,第七届榆林市道德模范和“方光玉1000万元公民道德建设...

绥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绥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