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被痰卡住脸色乌青 她赶紧用嘴帮孩子吸痰

华商报 2018-04-07 02:00 大字

医路往事

主办单位:陕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华商报社

人物档案

姓名:雷小莹

职务:西安交大二附院医用超声研究室教授、著名超声诊断专家、卫生部全国产前诊断专家组专家

工作感言

在我一生的经历中,最难忘怀、最有意义的就是在绥德下乡时的一年半生活和工作。绥德是我的第二故乡,那是我成长、成熟、得到锻炼的地方!

“阔别绥德40多年了,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窑洞和勤劳朴素、热情好客的乡亲们使我终身难忘。”回忆起1975年在绥德下乡的一年半时光,雷小莹教授至今仍然颇为激动。

在那里,她曾为了抢救一名小男孩,用嘴帮孩子吸痰,还帮忙拉着架子车跑了60里将孩子送到县医院;也曾在赤脚医生大学,给生产队的赤脚医生们上课,与他们一起翻地、种庄稼,度过了难忘的青春岁月。

“城里娃”到农村给人治疗妇科疾病 用真诚和专业打动当地老百姓

1974年,西安医学院(即现在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党委决定派遣部分医教人员赴陕北绥德开门办学,并由党委副书记冯剑涛领队,医学院办公室主任段凤仙负责组织学院基础部老师和一附院、二附院的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开赴绥德,一方面可方便贫下中农就医,另一方面,这些地方也可作为临床教学实习点,帮助提高当地医疗水平。这样既能达到开门办学的目的,又能让医务人员深入农村。

1975年5月,原党委决定抽调第二批医教人员赴绥德加强教学点的工作,雷小莹成为选调对象之一。第二批医教人员到达当地后,雷小莹和眼科藏企、手术室赵悦如、皮肤科徐汉卿及护理部鱼宝萍、耿玉珍、李春桥、朱萍等10余人被分在义合地段医院。

“我们这些大学毕业后直接留校的城里娃,从未在农村生活过,组织要求我们和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服务。”雷小莹教授回忆说,她是妇产科医生,在当地,一方面她要治疗妇科疾病,另一方面还要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那时,全省的计划生育工作主要提倡为妇女子宫“放环”,在绥德把“放环”也叫“套环”,同时,也做一些妇女的输卵管结扎术及男性输精管结扎手术。

眼科藏企则主要治疗沙眼导致的“内翻倒睫”,当时绥德老乡得这种病的特别多。经过手术后,效果显著,不仅所有症状消失,而且成了双眼皮,人更漂亮了。当地群众把这种手术叫做“花眼”手术,很受群众欢迎。

雷小莹经常和藏企一起到各生产队去,藏企负责看眼睛,雷小莹负责检查妇科病,并进行计划生育宣传和“套环”手术。

有一次,他们来到王家坬大队,妇女主任告诉他们,全大队妇女都“套环”了,仅有一家已生了4个孩子,还不愿意“套环”,主要是这家男主人不讲道理,不仅不让他婆姨“套环”,还辱骂妇女主任和大队干部。他们希望雷小莹能去做做工作。

一大早,雷小莹就到这个贫农家去,见了这家的男主人,她耐心地给这名男主人讲道理、讲政策,直到吃晚饭时,男主人总算打消了顾虑,并逢人就说:“省上下来个婆姨嘴能说得很,厉害得很。”

虽然累了一天,但终于为这名妇女上了环,雷小莹和医疗小分队成员都感到非常欣慰。

跟孩子父母一起拉着架子车跑了60里路将孩子送到县医院

后来,雷小莹和队员们又到了崔家湾公社崔家湾大队。一进大队部,她就召集全生产队男、女社员在队部开会,给大家讲计划生育政策及其重要性。

大会刚开始不久,就有一对夫妻抱着一名5岁的小男孩急匆匆跑进来,小男孩脸色乌青。孩子父亲焦急地求助说:“快!快!娃发烧,咳嗽好几天了,刚才有痰,一口气出不来了!”雷小莹顾不上脏,赶紧用嘴帮孩子把痰吸出来。但医疗小分队既没有氧气,也没有药物。于是,她和护理部的朱萍、耿玉珍及小孩父母一起拉着架子车跑了60里路,将孩子紧急送到县医院,最终治好了这名小男孩。雷小莹和朱萍、耿玉珍也受到了社员、公社和县领导的好评。在那个年代,农村粮食非常紧缺,但因为这件事,公社专门请他们二附院小分队吃了一顿羊肉,以示感谢。

此后,邻近的几个公社、生产队的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她所在的医疗小分队在那一年,跑遍了绥德所有公社及生产大队。

由于她所在的医疗小分队和县卫生局的共同努力,当年绥德计划生育工作和妇科病普查成为全国先进,得到卫生部嘉奖,并奖励了一部救护车。至今,她都还清楚地记得这件事。

不仅要给赤脚医生上课还要与他们一起下地干农活

1975年秋,由当时的西安医学院协助,绥德县在崔家湾公社办起了赤脚医生大学,以培养生产队的赤脚医生。赤脚医生大学办起来后,县里发文任命雷小莹为赤脚医生大学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兼教务长。

当时经费困难,一切都是自给自足。每天早上,她必须跟赤脚医生一起下地劳动,种包谷和高粱。

劳动时,雷小莹排在赤脚医生中间,要与他们保持同样速度翻地,如果慢一点,后面的人就会铲到她的脚。雷小莹之前一直生活在城里,没在农村呆过,一开始很不适应,刚翻一会儿地,就满头大汗。但在赤脚医生帮助下,她进步很快。后来,所有赤脚医生及地段医院医生都说:“雷老师不简单,已经不是个城里人了,同咱们一样了。”

除了下地劳动外,雷小莹白天给赤脚医生上课,晚上还要研究教学安排和学员学习、管理等工作。经过半年多的教学、实践,赤脚医生大学逐渐走向正规。11月左右,由于二附院妇产科缺人,雷小莹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绥德。

“在我一生的经历中,最难忘怀、最有意义的就是在绥德一年半的生活和工作。这段岁月不仅锻炼和提高了我,也交了许多朋友。”雷小莹教授说,许多当年开门办学时的学生及赤脚医生来西安学习进修时,经常会看望她,如今他们大都已成为当地的医疗骨干。每当见到这些故人,她就觉得特别亲切,总要“拉话话”。

科室里同事常问她:“你怎么认识那么多绥德人?”雷小莹教授就会说:“绥德是我的第二故乡,那是我成长、成熟、得到锻炼的地方,我对绥德感情很深厚。”

华商报记者卢红曼

新闻推荐

福顺隆的箸头面 □梁荫

关中八百里秦川盛产小麦,养成了陕西人爱吃面食的习俗;在陕西众多的面食中,除了“关中八大怪”之一的“面条像裤带”的biangbiang面外,还有一种让人喜爱的箸头面。我听一些饮食行业老人讲,箸头...

绥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绥德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