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陕西人用秧歌表演接待外国元首 陕北秧歌怎么这样牛?

华商报 2018-01-26 03:26 大字

1月8日至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马克龙访华的首站是西安。1月8日上午,马克龙的专机抵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热情好客的陕西人用陕北秧歌表演欢迎马克龙夫妇的到来。

陕北秧歌为什么如此牛,能成为接待国家元首和重要外宾的礼仪表演之一?让我们一起来探寻陕北秧歌的前世今生。

陕北秧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陕北秧歌,主要分布在榆林、延安、绥德、米脂等地,尤以绥德秧歌最具代表性,因此也被文化部命名为“秧歌之乡”。陕北秧歌孕育于宋代,形成于明代,繁盛于清代中期。1942年,在延安兴起的新秧歌运动中,陕北秧歌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并迅速传遍全国。2006年,陕北秧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月20日下午2时许,榆林市老街人山人海,由榆阳区文化馆组织的秧歌队正在进行秧歌会演,只见队员们一个个脚下踩着秧歌步,或舞动着手中的扇子,或挥动着手中的彩扇,吸引了过往市民的驻足观看。

“近几个月,大街上每天都有秧歌队表演,特别热闹,好像又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也让人们嗅到文化老街的味道。”62岁的林大爷说,最近一个多月,他每天都要到老街来看秧歌表演,感觉很红火。

“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能走路就能扭秧歌。”今年46岁的张设华是榆阳区芹河镇保宁堡传承老秧歌队的一名队员,刚刚扭完秧歌的他笑着说:“秧歌扭一扭,年轻十来岁。我从小就喜欢扭秧歌,每天扭一扭,就觉得心情愉悦,对生活充满信心。”

榆阳区文化馆民间秧歌负责人高彦飞说,从去年10月21日开始,每天下午都会组织秧歌队在老街上进行展演,“陕北秧歌过大街”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活动,更凝聚了老街人气,让古老的榆林老街焕发出新的旅游文化活力,真正打造“大美榆阳,文化老街”。

创新发展

秧歌走出陕北走向世界

“踢场子”是陕北秧歌的精髓。如今,作为陕西非遗(陕北秧歌)传承人的贺世成,是绥德县“踢场子”最具代表性的传承人之一,从小受本村秧歌艺人贺俊义熏陶。现今在绥德县城流传的“踢场子”套路大多是经贺世成之手编排,后起之秀也大多是他培养的。

1月22日,贺世成表示:“踢场子”是在苦难的大背景下,凸显出的一朵劳动人民追求自由、渴望幸福、张扬个性和爱情的民间艺术之花。现如今的陕北秧歌,为了给观众呈现更好的视觉效果,有意将传统的表演形式和时代审美观念进行有机融合,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前提下继承。

贺世成介绍,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陕北秧歌这一珍贵的民间艺术,绥德县文化馆成立了黄土地艺术团,把乡间村院的野场娱乐活动,凝练、提升为独具风采的舞台艺术表演节目。多年来,该团曾赴西欧荷兰、意大利和北京、上海等地参加了国际民间艺术节,同时参加了内地的多届民间艺术节,以及香港、澳门等地区组织的多场演唱会,曾获国际国内各种级别的表演金、银奖40多个,为陕北秧歌走出陕北、走向全国和全世界作出了贡献。

在高彦飞看来,陕北秧歌要实现更大的发展,最关键的一个字是“人”。“尤其是年轻人,能够主动加入到宣传陕北秧歌的队伍当中来。”高彦飞说,现如今,市民闹秧歌的热情很高,秧歌情缘很深,年轻的一代虽然功底不错,但急需老艺人指点。陕北秧歌未来的发展,应该要规划先行,注重文化内涵,致力于传承人的培养,再结合现代化的传播途径,推动陕北秧歌新的发展。

贺世成则表示,“踢场子”这项陕北独有的民间舞蹈表演艺术,要想在当今多元的文化状态中,走出黄土地,走向全国,必须有机地融合、借鉴、渗透其他民族、民间的优秀表演艺术,沿着取材于民间、规范于课堂、升华于舞台的途径,聚合所有陕北文化、文艺人之力才能完成。我们期盼着新一代的“踢场子”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更新、锤炼、提纯出一种崭新的彰显当今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踢场子”套路,普及和推广在本地的各种文艺活动中,闪亮在全国的艺术舞台上。华商报记者 贺静静 通讯员 朱建飞 摄

新闻推荐

苏正明同志逝世

红军时期离休干部苏正明同志(享受正省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1月21日15时42分在兰州不幸逝世,享年98岁。苏正明同志逝世后,兰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

绥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绥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