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愿做扶贫路上的一颗螺丝钉——记绥德县林业工作站扶贫干部郭媛瑞

榆林日报 2017-10-10 09:09 大字

本报记者 马蕊

37岁的郭媛瑞是绥德县林业工作站的一名普通干部。2017年,她成为驻村扶贫工作人员,从此便与绥德县中角镇孙家洼村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扶贫的道路上,她有苦、有乐、有感慨、有感触,正如她所说的:“扶贫旅程,不一样的付出,不一样的人生”。

郭媛瑞在驻村帮扶工作中心系群众,真真正正地扎根到群众中。特别是低保户、五保户等贫困弱势群体,郭媛瑞更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来对待,做到以诚相待、以心交心。

驻村帮扶,从宣传政策开始。郭媛瑞到每家每户了解情况,宣传扶贫政策,一次次、一遍遍不厌其烦地为贫困户讲解。有的贫困户年老体弱,耳朵背了听不清了、眼睛花了看不清了,她决心要做贫困户的眼睛和耳朵,把国家的政策和措施一对一传达给每一户贫困户。

入户走访调研是扶贫工作的关键环节。政策宣传好了,她又着手为贫困户谋划脱贫措施。为了吃透情况,理清工作思路,她认真搞好摸底调查,坚持吃住在村,严格按驻村工作队纪律要求,真正做到了心入、身入、深入。她走访群众,深入田间地头访贫问苦,与农民面对面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心贴心地了解群众所急、所盼、所想,用实际行动证明着她开展扶贫工作的决心和恒心。

孙东利是她最牵挂的一户贫困户。孙东利最小的女儿娟儿是她最心疼的对象,每次走访,她都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感情。几年前,娟儿的母亲因病去世,倍受打击的父亲罹患脑梗瘫卧在床,唯有年迈的奶奶苦苦支撑着这个家。郭媛瑞苦苦思索如何才能真真切切地帮扶他们。她一方面积极联系人力资源公司,帮助娟儿在外漂泊的哥哥联系工作,增加他们的家庭收入;另一方面自掏腰包为娟儿送去了慰问金,并为她购买了书包等学习用具,同时加班加点,整理小女孩的资料,在网上发起呼吁,希望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关心。很快,娟儿的遭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短短几天时间,就为娟儿筹集到2650元的爱心资助金。

因户施策,是贫困户摆脱贫困的重要举措,也是驻村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郭媛瑞明白,要想帮助贫困户彻底走出困境,就要帮助他们建立起脱贫产业,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于是,她又忙着做好项目跑办和项目咨询工作,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

她就是这样一名干部,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她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踏实做事、诚心帮扶,是扶贫路上一颗朴素而闪光的“螺丝钉”。

新闻推荐

大道坦途——绥德县交通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马蕊被誉为陕、晋、宁、蒙“四省通衢”的绥德县,从古至今就是西北著名的“旱码头”之一。近年来,210国道和307国道、包茂高速、青银高速、包西铁路和太中银铁路先后交会于绥德,北至齐齐哈尔...

绥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绥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