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明朝时榆林有哪些学校

榆林日报 2017-08-14 09:44 大字

李春元

明朝时,全国共有13个省,当时的延安府和延绥镇都属于陕西省。延安府“领州三县十六。”其中属于今天榆林市的州县有7个:绥德州,清涧县和米脂县;葭州,吴堡县、神木县和府谷县。换句话说,明朝时榆林有行政建制的就这两个州五个县,都属于延安府管辖。《延安府志》(弘治十七年(1504)刻本)对当时三州十六县的学校有一个比较详实的分类记载,阴阳学、医学和社学都在“公署”条目中记载,它们都属于政府机关;儒学则在“学校”条目中记载。阴阳学的教材以《周易》为主,负责培养阴阳先生,并且给他们核发“巫师”营业执照,凡百姓建宅、择吉、婚丧嫁娶、出行迁徙等事宜,均由阴阳先生收费料理。遇到违规受到百姓举报的,一经查实,即可取消其从业资格,收回“营业执照”。我们今天大学里开设的环境学,就源于阴阳学。医学主要是中医中药学,培养中医师和中药师,主要教材自然离不开《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取得行医资格者发给营业执照才有处方权,因为是人命关天的事,所以管理十分严格,开处方的用纸都有统一制式,并且有政府衙门的红章大印。这两种学校都采用师徒传授、代代传承的办法延续,直至民国时期。元、明、清三代,榆林地区办过一些属于社会教育性质的学校,元代50户人家为一社,立1所学校,故称这类学校为社学。主要教15岁以下的儿童。教育的内容除儒家经典外,还有皇帝的大诰、朝廷的律令及各种礼节。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元代的社学虽然遍布天下,但名存实亡。明、清两代的社学也是有名无实。现将《延安府志》中有关榆林二州五县学校的记载择录如次。

绥德州:阴阳学(在州门左,正统间建)医学(在州门右,景泰间建)州学(在州治东嵯峨山南一百步,洪武间建,景泰间知州张軾重修殿庑堂斋门库号房射圃,弘治间知州王倞增修号房十间,置冠祭射礼器俱悉备)社学(旧在州前,因地势狭隘改于九真观侧)

清涧县:阴阳学(在县治西五十步)医学(在县治西五十五步)县学(在县治西南五十步,洪武间知县邹宗彝建,庙庑堂斋号房射圃等备;景泰间知县张定重修)社学(在县治西南八十步)

米脂县:阴阳学(在县治东北九十七步)医学(在县治东北一百步)县学(在县治东北七十步,元至元间主簿冯安国建,洪武间知县解彝重修,殿庑堂斋号房射圃等备)社学(在县治北隅)

葭州:阴阳学(在州治东南五十步)医学(在州治东南四十步)州学(旧在州治南一里四十步故城内山之阳,成化间建按察司副使周鼎命知州刘毓改建于山之阴,制度草创;弘治间知州沈理修,殿庑堂斋门库宅舍射圃悉备)社学(在儒学南,弘治间知州沈理建)

吴堡县:阴阳学(在县治南)医学(在县治西南)县学(在县治西南,洪武间知县范平仲建,殿庑堂斋号房宅舍射圃备;宣德间知县袁礼、成化间知县刘仪继修)社学(在城内西隅)

神木县:阴阳学(在县治南)医学(在县治西)县学(在县治东南九十六步,洪武间知县任奉先建,正统间知县彭佐重修,殿庑堂斋号房射圃等备)社学(在县治东)

府谷县:阴阳学(在县治东南十五步)医学(在县治西南十五步)县学(在县治东,洪武间知县齐翔建,天顺间知县秦紘修,殿庑堂斋门号射圃等备)社学(六处,弘治间知县白质建)

文中的“殿”,指高大的建筑,凡孔庙,主体建筑就叫大成殿,榆林市境内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就是府谷县荣河书院的大成殿。“庑”指大的房子,即大殿两边的带有廊的房子。“堂”指带有后室的房子,即教师办公室;“斋”就是学舍,即生员学习的地方,相当于教室。“号房”,就是标明顺序的房子,也就是学生宿舍。“射圃”,是生员活动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操场。“射”的本意是放箭,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之一;圃:花园或者菜园子。当时的儒学生员,也有种菜浇园子的义务,并非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之辈。

明朝时的陕西,设有四个边防重镇,属于军事机构。其中延绥镇,下辖延安卫、绥德卫、榆林卫和庆阳卫。明朝成化七年(1471)设榆林卫,弘治十八年(1505)设东路神木道,领葭州、府谷、神木三州县;中路榆林道领绥德州、米脂、清涧、吴堡四州县;西路靖边道领保安(志丹)、安定、安塞三县以及定边、靖边、横山三个未设县的县。“道”相当于准军事机构,在职能上大于府。当时的延安府在这三个道,分别派出同知,即副知府,负责行政事务,三个“道”台则负责军务。当时的榆林,以及定边、靖边、横山还没有设县,但是儒学、阴阳学、医学、社学一应俱全。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榆林地区教育志》对榆林卫以及榆林、横山、靖边、定边的教育是这样记述的:

明成化七年(1471)都御史王悦将榆林驿改置榆林卫。巡抚右副都御史余子俊经过两年时间,将延绥镇(一级军事机构)治所由绥德迁至榆林城内,并于成化八年(1472)向礼部呈送了“开设学校疏”,建议设立榆林卫学,包括儒学、阴阳学和医学各一所。余子俊确立了修建学宫的地点在“城之西,卫之右”,但因调迁未能实施。成化十二年(1476)春,浙右巡抚丁大容开始修建榆林卫儒学,到成化十四年(1478),建成明伦堂,及志道、据道、依仁、游艺四斋。“一时子弟环睹盛事,莫不忻忻然,愿学众至数百人,遂礼乡进士纪温习教事。”(明大学士刘翊《新建榆林卫庙学记》)。此后,巡抚杨浩又在明伦堂后建成尊经阁。明正德十年(1515)按察司闫铎重修学宫,改置文会堂,在尊经阁东建教授宅,阁西建训导宅。明末毁于兵火。

明代,今西三县(靖边、定边、横山)所属10城堡共有一所儒学,即靖边所儒学,建于万历元年(1573),地址在新城堡(靖边营治所)城内山上。万历二十八年(1600)又移建学宫于山下,但仍初具规模,直到万历三十六年(1608)才修建完备,学宫建制都仿照绥德州儒学的式样。延绥巡抚涂宗浚曾为此写下了《重建靖边所儒学记》。

榆林卫的阴阳学起先建在榆林城南门外,明末毁于兵火,清初移到城内。医学一直在城内。明朝时,阴阳学和医学虽然纳入衙门管理,但在教学方式上主要采用师徒传授,经费自筹,从某种意义上讲,属于社会力量办学。

新闻推荐

榆林保险业受理案件1923件

本报记者马蕊报道据榆林市保险行业协会统计,截至8月8日下午5时,全市共计接到“7·26”特大暴雨洪灾各类涉灾保险报案1923起,初步预估损失23825万元。其中车险报案1494起,初步预估损失9414万元;非车险...

绥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绥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