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指挥部不撤 我们也不撤”

榆林日报 2017-08-08 09:41 大字

志愿者们正在切菜

文图/本报记者 杨晓慧

“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特别无力,但只要到达配餐的地方,就感觉像上了发条一样,浑身都是劲。”爱心企业负责人曹丹说。

7月27日起,曹丹与绥德县青年企业家协会10多家会员企业负责人共同办起了爱心盒饭,免费向抢险救灾工作人员及救援队、志愿者等提供盒饭,让这些爱心人士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据了解,这些爱心企业家中,不少人自家的店铺遭受重灾,却全然抛之脑后,全身心投入到爱心事业中。曹丹告诉记者,只要指挥部不撤,他们也不会撤,要一直做下去。

爱心企业一拍即合决定做盒饭

本次爱心盒饭的发起人曹丹是绥德县一家餐馆的负责人,暴雨时人在老家的她,第二天赶回县城,并联系同是绥德县青年企业家协会的延波、薛建成、王峰等人,商量为救灾做一点事情。“我们就是搞餐饮的,而救灾人员又吃不上热乎的饭,所以大家商量后决定做盒饭。”曹丹说。

说干就干的几个人采购好了10桶食用油、20袋大米、200斤肉、土豆、茄子、粉条等食材后,将做饭的地方选在名州镇刘家湾村占地600多平方米的企业中央厨房。“当时县城水电不方便,但我们企业的中央厨房水、电、气等都很方便,而且道路也相对顺畅,基本满足做盒饭的需求。”曹丹说。27日上午打电话联系;当天下午,第一批爱心企业的盒饭便送到救灾人员的手里。“看到他们吃上了热乎的饭,我们心里就踏实了。”薛建成满足地说。

担心送餐人员不够,曹丹还将自己在米脂的妹妹和在延安的弟弟叫了回来,当天爱心企业家们用自己的7辆车,每人跑了六七趟,将热乎的饭菜免费提供给救灾人员。

每天免费提供盒饭约6000份

“指挥部120份……”

“神东救援队100份……”

“中心敬老院安置点240份……”

薛建成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天供餐的地点、份数、联系人等信息。负责外联的他手机不离手,不停地接打电话。“现在,平均每天提供6000份盒饭,最多的一天,我们送出去2万份盒饭。”薛建成说,现在有的安置点有免费饭菜,而且爱心人士送饭的多了,所以提供的数量减少了。

除了县城的救灾人员,他们的爱心盒饭还送到了30公里以外的三十寨。那里是绥德水源保护区,每天都有近30名工作人员开展水质监测等工作。因为地方偏远且路况不好,那里的工作人员几乎一直以方便面、面包等充饥。曹丹得知这个信息后,专门绕路每天定时将饭菜送给他们。

说起最让他们感动的事情,曹丹说,7月31日上午,自己把饭菜送给县城里疏导交通的吴堡交警时,他们连着说了10多声谢谢。曹丹告诉记者:“当时我太感动了,并告诉交警,送饭是应该的,让他们吃饱,绥德人民感谢他们的付出。”

吸引30多名志愿者主动加入

7月27日,担心人员不够,爱心企业将自己的员工全部抽调到中央厨房帮忙做饭。7月28日一早,便有闻声而来的志愿者帮厨。截至7月31日,志愿者数量达到了30多名。

今年49岁的黑新利便是其中一位。27日早上,因为自己的车挡住了邻居的车,在挪车时,他得知中央厨房需要志愿者,黑新利跟着就来到这里,并开着自己的越野车送盒饭,一天最少四五趟。在甘肃干工程的他,其实早就应该回去了,但他将活儿交给了别人,一直留在这里免费“跑腿”。黑新利告诉记者,自己每天干得特别来劲,困难面前,就应该团结一致,现在挣钱不重要了。

“自洪灾发生以来,我就没见过自己的孩子,我婆婆现在一个人照看三个孩子,其他人都投入到救灾中了。”绥德县第五幼儿园园长宋佳边说边削土豆。刚处理完幼儿园内的淤泥,没有休息的宋佳又来到中央厨房做起了志愿者。洗菜、切菜、削土豆、打盒饭……有什么活儿她就干什么。

在采访中,黑新利、宋佳等志愿者纷纷表示,每天浑身都是劲,能够为救灾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感到特别满足。

新闻推荐

一男子在洪灾期间发布不当言论绥德警方将其行政拘留

本报记者马蕊通讯员王晓伟曹丹摄影报道8月2日,绥德县公安局网安中队在榆林市网安支队和神木市网安大队的支援下,在神木市将在绥德遭遇洪灾期间网上发布辱骂绥德民众的违法人员刘某抓获,并于当日行政...

绥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绥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