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村的变迁

榆林日报 2022-01-19 08:30 大字

文凯

山坡村是黄河西岸天台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明清时期,是神木南部重要的黄河渡口,也是连接秦晋两省的水旱码头。据清道光21年(公元1842年)《神木县志》记载:在县南130里山坡村,为黄河旧渡,属神木管辖。

山坡村在明清时期河运发达,秦晋两省、黄河两岸的商贾云集,客栈、酒肆、商铺遍布街道两旁,村子里有酒坊、油坊、磨坊、豆腐坊、饼子铺。

街道下边是码头,每到冰河解封,从府谷、保德下来的商船要靠岸休整或卸装煤炭、盐碱、瓷器等日用百货,从吴堡、碛口、佳县来的上水船也要进行货物交易,渡口一片繁忙景象。

山坡村因河而兴,南来北往的人汇聚在此。村民来自四面八方,多姓居住。男人大多是生意人、艄公汉、装卸工,女人多从事织布、刺绣、小工艺品制作、蔬菜种植。

民国时期,陕北降水逐年减少,植被破损,黄河两岸沟壑纵横,黄土地貌支离破碎。每到雨季,泥沙奔流,冲入黄河,河道淤塞,河运衰落,往日繁华不在,村民四散谋生。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大革命初期,神木有不少有志青年外出求学、寻找革命真理,回乡传播马克思主义,建立党团组织。

这一时期,在山坡村居住的村民有10余户40多人,以段姓、许姓、穆姓、乔姓为主,有10多人加入了党组织,参加了红军或从事党的工作,在往后的革命岁月中,段成法、高平川、许时善、穆富万等壮烈牺牲。

1936年2月下旬,红军东征。

1936年3月底,军长刘志丹、政委宋任穷率红28军来到山坡村,在村民乔生永住的院子里,为东征渡河突击队和艄公作了动员讲话。当天夜里,由村民乔生永、许茂前为向导,渡河突击队乘多只木船,攻占河对面李家梁敌碉堡、山西兴县黄河渡口重镇罗峪口,歼灭阎锡山河防军一个营。

新中国成立后,山坡村受黄河改道影响,几无可耕种的土地,人口也逐年减少。1953年,政府将山坡村整体搬迁至一山之隔——天台山西脚下许家塔村,给每户人家分了土地和窑洞,山坡村的村民又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合并后的两村也有了个充满希望的村名——新华塔村。

改革开放后,勤劳的新华塔村民,围河造田,广植枣树等经济林木,依托天台山旅游资源,借助乡村振兴和发展红色旅游的东风,与神木市文旅集团合作,把原先住的窑洞进行旅游开发,住进了新建二层小楼,日子越过越红火,美丽乡村越来越美。

建党100周年之际,原山坡村村民乔生永之子,乔氏三兄弟先后到延安革命纪念馆、照金纪念馆、山西石楼红军纪念馆等,多方查找、征集刘志丹东渡黄河的相关资料图片,请市党史办的同志予以指导,在原山坡村红28军东渡黄河动员讲话的旧址,即原乔生永的三孔窑洞基础上,出资40多万元建起红28军东渡黄河展览馆,并向社会免费开放,两岸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周边群众、游客等参观者络绎不绝,黄河岸边又多了一处传承红色基因、开展革命优秀传统教育的基地。

昔日的山坡村已远去,今日的红28军东渡黄河展览馆及纪念碑矗立在黄河岸边,向一代又一代人们,讲述着红28军东渡黄河挺进晋西北的事迹,讲述着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丰功伟绩。

新闻推荐

疫情下癌症病人咋看病 爱心物资怎么捐…… “华商记者帮”为你而来

疫情无情人有情!守望相助,这个难关我们一起渡过!西安乃至全省正处于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除了积极配合疫情防控,我们还可以“守...

神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神木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