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自然地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厚植美丽榆林的生态底色
记者 闫景
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在维护生态安全中居于重要地位。近年来,榆林市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深入推进绿盾行动问题点位整改工作,自然保护地保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推进整合优化,构建科学保护体系
榆林市按照保护面积不减少、保护强度不降低、保护性质不改变的总原则,结合市情实际,对各类自然保护地进行整合优化,编制了《榆林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着力解决各类自然保护地存在的交叉重叠、范围划定和功能分区不科学等诸多历史遗留问题,逐步构建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定位准确、边界四至清晰、区划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截至目前,榆林市已将20处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为14处,其中包括自然保护区5处、自然森林公园4处、地质自然公园4处、沙漠公园1处,实现“应保尽保”。这些自然保护地在保存自然本底、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保障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开展绿盾行动,狠抓问题整改
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2018—2020年绿盾专项行动中共发现遥感反馈问题点位59个,截至2021年11月底已完成销号52个,剩余7个问题将在近期组织相关部门到现场检查销号。
其中,在2017年、2018年开展的“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及生态环境部卫星遥感监测中发现保护区内存在35处能源设施问题。对此,神木市高度重视,迅速行动,通过编制完成《大牛地气田红碱淖自然保护区内天然气井整改方案》、召开红碱淖自然保护区天然气井退出政策讨论会等一系列有力举措,着力推进问题整改。目前,红碱淖自然保护区内核心区和缓冲区的7口气井已封井并恢复植被,剩余缓冲区和实验区的28口气井将在5年内全部封井关停。
此外,无定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在2018—2020年绿盾专项行动中共发现遥感反馈问题点位245个,已于今年11月底全部销号。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宋艳霞通讯员张海龙)今年以来,神木市第五中学将“讲党史、学党史”作为一门必修课,通过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
神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神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