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学院首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背后 地头播洒汗水 田间施展“膜”术
节水团队带领本科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试验及实践教学。(资料照片) 旋耕覆膜膜际播种一体机标准化作业现场。(资料照片)
“榆林生态脆弱,十年九旱,我是土生土长的榆林人,深知家乡自然条件的艰苦,我的团队搞这些研究就是为了减轻老乡们的劳动强度,增加种植收入,用所学专业造福桑梓。”11月3日,记者见到榆林学院三级教授、陕西省陕北农业节水综合研究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张雄,他开门见山地道出了自己做研发的初衷。
陕北旱区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水资源匮乏,自然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雨季与作物需水期偏离,农业降水利用效率仅为降水总量的20%至40%。榆林是陕西省乃至全国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对地膜使用的需求逐年提高,地膜使用量逐年增加,白色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地膜减量增效、残膜回收再利用已成为区域农业节水抗旱、作物增产增效的重大技术需求。
一门心思为家乡
张雄1992年本科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曾在榆林市农科院、陕西省治沙研究所等基层农林科研单位工作,主要从事小杂粮研究开发及旱作节水农业方面的研究。之后的十多个年头,他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攻读了母校的硕士、博士。2005年作为首位博士被榆林学院引进,一直坚持在田间地头实地调研,致力于黄土旱区作物节水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是陕西省三五人才,陕西省陕北旱区作物节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
2008年,张雄带领纪晓玲,开始了对地膜覆盖栽培方式的探索和基础研究。那时条件较差,出行也不方便,他们就选择距榆林最近的横山对玉米进行全膜覆盖、秸秆覆盖等5种试验。2010年和横山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进行了合作,主要对绿豆进行了试验。这次试验膜际栽培增产非常明显,比其他覆膜省工,还不需要放苗。2011年,他们重复对绿豆进行了小面积示范,膜际栽培增产效果特别明显。
2013年,陕西省陕北农业节水综合研究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创建,研发力量也得到了充实。之后几年,团队对多种作物进行了试验,开展了膜际栽培技术系统研究。2016年春季,改装后的旋耕—覆膜—膜际播种一体机问世了。同时,残膜回收研发也在同步跟进。
一心一意在坚守
“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我们的团队可谓贴切,团队从最初的2个人、零经费起步,经历了重重困难,其中最难就是好多人不理解我们研究的旱作农业技术。刚开始那会儿,我在试验田一蹲就是一整天,皮肤被紫外线损伤,不过我没有退缩过。事实证明,坚持就是胜利!”团队骨干成员纪晓玲回忆起研发的过程仍激动不已。
团队中的另一名成员张静2010年加入,她戏称自己刚加入时感觉到田间地头就像旅游一样,新鲜感十足。但后来的长期户外工作也让皮肤脱了几次皮,她的父母还为她栽植了芦荟让她保护皮肤。一些当地老乡甚至把张静当成了驾驶员,其实那时她已经是一名硕士了。
“虽然辛苦,但我学到了许多。过去都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现在是真正的理论结合实际。我在团队中规划了自己的发展路径,受益于实践成效还评上了副教授,这正是学习与实践的最好证明。”张静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
团队在进行研发的时候,还注重对本科生的培养,让本科生全程参与,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10多年的不懈坚守,来自团队成员对旱作农业的热爱。10多年的艰苦努力,也得到了一些试验单位及负责人的大力支持,我们的成果是大家的付出。”回忆起10多年的研发经历,张雄心怀感激。
一颗恒心出成果
团队历经10多年理论研究与技术研发,形成了陕北旱区主要粮食作物膜际栽培技术体系。该技术通过农机农艺结合,实现膜侧5—7厘米精量播种,使用50厘米幅宽地膜,1米带型宽窄行种植,地膜减量使用达60%以上;水平低垄使得降水精准入渗作物根际,实现无效降雨有效化,提高水分利用效率15%—45%;免放苗省时省工,平水年、丰水年较当前重点推广的地膜覆盖技术产量提高15%以上,经济效益提升20%—50%;配套残膜回收机械的成功研发,回收率达98%以上。地方高校+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农业产业园区+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五位一体”特色推广模式,促进了技术的快速转化,研究与示范推广同步。
目前,该项技术已在陕北旱区推广面积达23万余亩,涉及榆林多个县市区。特别是在神木市转化推广4万余亩,获批转化资金200万元。总计新增产值1.86亿元,新增利税1.43亿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一个愿景再出发
陕西省陕北农业节水综合研究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先后引进不同研究背景博士13人。目前,主要技术研发人员16人,博士占比81%,是一支学历较高、经验丰富、研究背景多样互补、区域特色明显的科研团队。
团队带头人张雄现任榆林学院党委委员、院长助理,绥德师范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会员、陕西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榆林市农学会小杂粮分会副主任委员、榆林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他时刻不忘研发初衷,把技术在榆林市乃至全国进行大面积推广,让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
“上一个10年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下一个10年,我们要充分利用团队的学历、年龄、经验优势,把目前研发的成果继续完善。在旱作农田进行膜下滴灌,把秋季的无效雨水收集起来,在旱季进行浇灌,达到水肥一体化,以保证粮食增产增收,巩固国家粮食安全。”谈起未来,张雄信心满满。
文/王婷 张旭 王小林
新闻推荐
小支部巧做“大文章” 神木市图书馆全民阅读 助推党史学习教育
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热潮持续升温,神木市红色记忆展馆每天都会吸引大量市民前来参观。有8名党员的神木市图书馆党支部,围绕红...
神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神木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