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市沙峁镇: 耕植红色沃土 建设绿色家园

西北信息报 2020-12-21 00:53 大字

沙峁镇生态林

近年来,依托红色文化,神木市沙峁镇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和红色革命内涵,积极保护红色遗址,在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发展森林经济,建设绿色家园。

红色底蕴深厚 旅游资源丰富

沙峁镇属晋绥边区和陕甘宁边区交融过渡地带,有着悠久的革命历史,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是神府红军发源地。这里有神府红军革命纪念馆、沙峁革命烈士纪念塔、贺龙120师师部驻地王苍塔河防司令部、菜园沟十八烈士惨案纪念地等10多处革命旧址,王兆相、刘惠轩等一批革命先驱曾在这里进行早期革命,同时也涌现出了像红军妈妈王补梅等一大批群众英雄,他们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史诗,让红色革命精神在沙峁这片土地上源远流长。

“在革命时期,沙峁镇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人物,这个纪念馆修建在这里,就是为纪念他们的丰功伟绩,同时将革命精神发扬光大。”纪念馆工作人员张三义说,“沙峁镇是一片红色沃土,王兆相等一大批战斗英雄故事流传甚广,我们特别引以为荣。”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神木市各单位陆续到沙峁镇神府红军革命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让沙峁镇成为红色教育的“打卡地”。

要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就要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红色文化。沙峁镇以神府革命公园及其所承载革命精神为载体,结合陕北黄土文化和沙峁的民俗文化,发展红色旅游产业,进一步带动沙峁镇经济发展。沙峁镇党委副书记苏荣介绍说:“我们在这儿修建了红色革命纪念馆,在王家庄、菜园沟、王家洼、王苍塔等村打造了一批红色景点,下一步我们在沙峁镇要修建红色革命培训中心,辅助配套修复王苍塔河防司令部遗址、中共神木南乡区委旧址、沙峁镇革命烈士纪念塔等红色文化就近学习观摩地,进而吸纳大量的人流到沙峁镇接受红色文化教育,拉动消费,进一步促进沙峁镇整体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打造沙峁镇新名片。”

沙峁镇将把这些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当作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强大力量源泉,认真处理传统与现代、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将红色基因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以红色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筑牢生态屏障 建好“绿色家园”

沙峁镇有广袤的荒耕地和传统种养殖业基础。沙峁镇大部分土地属荒耕地,近年来,沙峁镇充分利用荒耕地大做文章,组织实施大规模适合镇村的经济林果产业,进一步开辟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带动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同发展,引领南部乡镇林果产业发展。

梁付全是刘梁峁村的村民,这几年,该村进行了大面积的退耕还林,他也因此获得了不错的收入。他说:“我们家里有六口人,一个人能收入1.4万多元,全家人的收入可达八万多元,着实给我们家带来了不错的收入。”

为了增加村民收入,2018年刘梁峁村以村集体经济为抓手,开始平整土地种植果树,主要栽种苹果、桃、杏、海红果、梨等树种,可实现春季赏花、夏季采摘、秋季观景的目标,形成了林业产业综合示范区。

刘梁峁村第一书记李刚义向记者介绍说,现在刘梁峁村的经济林总栽植面积已经达到了三千多亩,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刘家沟小组实施的2400亩山地杂果园,第二类是林下经济林,这个经济林对村民也带来很大的好处,不仅我们村荒废的土地有效地利用起来了,还实现了村民不出村在家门口就业。预计,山地杂果园四年以后挂果,挂果期过后逐年递增,到时我们整村的经济效益就起来了。

除了刘梁峁村外,沙峁镇还在其它几个村组实施了经济林果产业,石板上村杂果园、新四村杂果园等,目前已基本形成规模,带动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同发展,效果显著。

苏荣表示,沙峁镇将切实筑牢绿色发展屏障,聚焦问题集智聚力献良策,持续跟进凝聚共识促发展,着力把沙峁镇打造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红色小镇。

 本报记者 候红雷 曹永军 通讯员 呼彦郭芳

新闻推荐

神木市精准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赋能经济发展政策“及时雨” 润企增活力

本报讯(通讯员郝静川)今年以来,神木市税务部门按照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求,精准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服务“...

神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神木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