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为你读诗

大众日报 2020-09-08 09:52 大字

□ 周学泽

王小波在《万寿寺》中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近日,一则农民工手捧两块红砖朗诵的短视频刷屏全网,其艰辛的劳作生活和诗意的世界并存。这名农民工叫李小刚,陕西神木人,今年35岁,他富有磁性的嗓音把经典作品《再别康桥》《将进酒》《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出师表》等演绎得十分动人,吸引了不少“粉丝”。

打开李小刚的朗诵视频,看他一边拿着红砖、锥桶、水桶盖、水泥袋等道具,一边以沙质浑厚的声音朗诵,既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也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普通话朗诵对口型、舌、鼻、颚等部位的发音,有专业性要求。李小刚经过日复一日练习,使他的朗诵语言接近了标准的播音腔。因为方言的问题,李小刚的前鼻音和后鼻音分不清,但这并没有影响整体效果,要知道,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最初就全是从方言歌唱采集而成,并且占据了诗经的多数部分。

李小刚能够受到很多关注,是两个因素“交集”所致:一则他是农民工,二则他的朗诵。如果二者只具其一,相信关注度也不会很高,因为大众印象里,诗歌、工地、农民工看似是不搭界的。

李小刚自创“‘砖’为你读诗”视频,没有利益追求。2019年,李小刚接触到短视频平台,他以工地生活为主题发了几条,得到一些粉丝的关注。后来他突发奇想:“如果把自己在工地上读诗的样子发到网上,会不会引起大家的兴趣?”他又说:“录视频纯属自娱自乐,”“这是他的爱好”。

从李小刚的话语来看,他录短视频有两个“想法”,一是让他人感“兴趣”;二是让自己快乐,简单说来,就是让自己快乐,也让别人快乐。

一位平凡的农民工,这样的想法显现出生命的亮光,因为“乐己而及人”,其实是一种并不平凡的境界,这是善待自己,也是善待别人。

李小刚的父亲是位木工,母亲是家庭妇女,7个兄弟姐妹,在陕西西部农村,这样的家境,其实也能让我们明晓其生活的不易,他朗诵表演背后的工地,是他艰辛的明证:他每天驾驶一台二手装载机,穿梭在神木和周边的各个工地,早出晚归赚钱贴补家用。

李小刚辛苦中的快乐,会让我们想到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里边有一种精神,就是不管生活多么艰难,谋生多么不易,都要保持快乐的心境。

万事万物总有根源,点燃李小刚“生命的亮光”的,是上学时期的语文老师。那时李小刚总体成绩不好,偏科,但语文学习经常受到欣赏和鼓励。他清楚地记得,有一次语文老师讲课时说,“谁说学习不好的学生写不出好文章?”接着,老师开始朗读一篇文章,李小刚这才知道朗读的是他的作文。从那以后,老师经常让李小刚在课堂上给同学们朗读自己的作文,这让朗读和写作在李小刚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从我们个人的读书经历而言,如果在某门课上受到老师的鼓励和欣赏,总是会念念不忘,并生发出强劲的前进动力。记得自己上小学时,作文也常被老师当作范文读,这对我激励很大,甚至可以说影响到最终选择了文字性职业;但与此同时,在数学上从小缺乏引导,导致很小就讨厌数学,历经坎坷,但其实后来发现自己并不缺数学细胞。

点燃“生命的亮光”,需要“因材施教”。《论语·先进篇》载,孔子因为冉有办事犹豫不决和子路逞强好胜,而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后来,朱熹由程颐之所启,读孔子之所行所发而总结出“因材施教”四个字。

“因材施教”这四个字非常宝贵。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境遇,长大了,我们更多的是发现自己平凡的一面,但点燃我们“生命亮光”的人,一辈子都会刻骨铭心。语文老师点燃了李小刚“生命的亮光”,李小刚又把“生命的亮光”传递给他人,这亮光并不光芒万丈,但让人感觉到温暖,也意味深长。

新闻推荐

神木警方捣毁一赌博窝点 抓获34人

本报讯(张国彦康政记者张建伟)8月25日,神木市公安局大柳塔分局联合尔林兔派出所成功捣毁一个聚众赌博的窝点,共抓获34名涉赌...

神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神木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