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市:让绿色成为发展“底色”

榆林日报 2020-07-22 07:09 大字

本报记者宋艳霞报道今年以来,神木市以突出重点区域、严格工程管理、创新活动形式的工作思路,实行“树随地走、权属不变”的造林绿化政策,不断筑牢“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生态基础。

神木市杏花滩至后坡山体绿化项目投资927万元,规划面积1680亩,计划栽植侧柏、油松、樟子松、山杏、山桃、五角枫、云杉等苗木80000余株;新修生产道路、防火通道15公里,项目建设期为三年,2020年完成所有栽植任务,2021至2022年进行抚育管护及补植完善。由于项目地处山区,要保证栽植苗木的成活率,首先就要解决水的问题。

“为最大程度保证树木对水的需求量,我们在窟野河河槽上挖了低位水池,通过泵抽至制高点,进行二次分流,分流至各个标段的作业区,从而保证树木对水的需求量。”神木市林业局苗圃副主任李晓敏说。

结合区域特点,神木市积极进行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在店塔区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工程现场,山坡、山沟的裸露区域种上了各类乔木,目之所及皆是绿。神木市今年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总规划面积18.5万亩,其中店塔区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工程进行区域新造林绿化1万亩,新修生产道路10公里。项目组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将该项目分为5个标段,根据不同立地条件选择了23个树种,栽植量约计47.5万株。

今年,神木市结合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重点打造以河湖水系、道路沿线、矿区园区、城镇村庄为重点区域的植被恢复示范点,全年预计完成造林面积17万亩以上。 该市不断拓展造林基地建设规模,主动延伸干线道路绿化厚度,扩大交通节点绿化面积,造林绿化向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造林质量、树种结构、管护水平较以往都有了很大提升。

新闻推荐

扎根基层讲奉献 情系群众做公仆 记神木市大柳塔试验区市民服务中心高军

高军(左一)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文图/本报通讯员刘超“老百姓认可,比什么都强。”这是他基层工作多年来最真实的感悟,也是他经常...

神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神木市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