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考古学硕士对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解读及预测

澎湃新闻 2020-05-01 10:17 大字

截止到今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评选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近三十届。十大考古发现评选活动使得一个个考古发现走进公众的视线,通过系统介绍考古发掘工作的成果,激发了公众对考古的兴趣,增强了国民的文化自信心,使考古发现不仅是一个“学术研究问题”,更变成了全国性的“文化焦点话题”。入选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考古遗址,后续均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甚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例如201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良渚古城遗址,它的古城遗址和外围水利工程曾在2007年和2015年两次入选全国年度十大考古发现。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候选项目共计36项,终评候选项目20项,这些参评项目为我们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史、解决“现代人起源”、“中华文明起源”、“中西文化交流”、“一带一路”等重大学术问题提供了最新的考古资料。更重要的是这些考古发掘项目,除严格遵守田野考古发掘规程,对考古遗址进行细致科学的发掘,还运用三维建模、无人机航拍、微痕分析等先进科技手段来多角度审视考古遗址,更在发掘的同时注重考古文物的现场保护,体现了我国考古发掘技术和理念的进步。

当前,在“作为历史学的考古学”学科定位下,考古发现的学术价值不仅是“为……提供了重要资料”,“为……提供了实证”,“印证了……文献”。也可以是“首次发现……”、“填补了……的空白”。不断出现的考古新发现对以往的研究和传世文献,起着“证史”的作用,在一些空白领域,甚至可以起“写史”的作用,考古发现不断改变着我们对历史的认知。

有望入选“十大”的史前考古发现

史前考古的主要目的是构建中国史前史,分析了解古人的行为、经济模式、文化面貌及社会结构。通俗一点来说,史前考古运用一个个“无字天书”,写下史前时代的历史。

此次候选项目中仅有一项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陕西南郑郑疥疙遗址首次发掘出土中国南北过渡地带秦岭地区的早期现代人化石,填补了秦岭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洞穴类居址的空白。

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初评项目共计十项,在初评项目中,有多项考古发现项目中具有首次发掘出来的遗存,填补了多项研究的空白。如浙江义乌桥头遗址发现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早的彩陶和在陶器中检测出原始米酒遗存,山西夏县师村遗址发现的石雕蚕蛹,河南淮阳平粮台遗址首次发现最早且完备的城市排水系统、城市“中轴线”布局特征、车辙,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的皇城台是石峁城址的核心区域,已具备了早期“宫城”性质,大台基南护墙出土“兽面”石雕。这些考古发现的“最早遗存”,改写了“最早”的制陶工艺、酿酒技术、养蚕技术、艺术造型、建筑工艺及城市形制发展的历史。

沿着1981年苏秉琦先生在《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中为解决史前考古学文化的空间分布和在时间上的发展演变,而提到的“区、系、类型”的问题,中国新石器考古研究者对中国境内的考古学分区域和时段进行研究,不断涌现的考古发现,为“书写”区域物质文化史,构建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谱系,解决中华文明起源、早期中国文明化进程研究以及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等重大课题提供了详尽的资料。如此次参评项目中的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河南灵宝城烟遗址、山西夏县师村遗址、黑龙江齐齐哈尔洪河遗址以及山东日照苏家村遗址丰富了研究新石器早期的乌苏里江流域、豫西晋南地区和陕晋豫地区的仰韶文化东庄类型、嫩江新石器晚期以及鲁东南地区龙山文化的资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张光直、严文明等多位考古学先生的倡导下,新石器时代考古,多以聚落考古的方法,通过全面揭露考古遗址,对遗址所反映的生计模式、社会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此次考古发现初评项目中的内蒙古化德四麻沟遗址在室外有较多的室外灶及用火遗迹,推测为距今8400-7200年的新石器早期裕民文化的夏季营地,与原有裕民遗址的冬季营地构成季节性营地式聚落遗址,对中国北部及西部草原地带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生计模式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山东滕州西孟庄遗址首次完整地揭露出山东龙山文化的一处“特殊”聚落,对其所代表的社会单元进行充分的研究,对了解龙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各个参评项目对史前考古学研究的学术意义。结合该时段的媒体宣传力度,有望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史前考古项目有以下三项。

1、浙江义乌桥头遗址

推选关键词:最早彩陶,最早酿酒技术,最早完整人类遗骸,距今9000年环壕聚落。

2、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

推选关键词:最早排水系统,最早“中轴线”,最早车辙,龙山时期城址是我国最早的、规划严整的高等级史前城址。

3、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

推选关键词:“神面”、人面、“神兽”石雕,东亚地区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早期宫城建筑,早期中西文化交流。

有望入选“十大”的夏商周考古发现

进入本次评选活动的夏商周考古发现共计十项。相对于史前时期来说,处在“原史时期”的夏商周考古材料资料丰富,除出土的考古器物外,还出现了诸如甲骨文、铭文的文字材料,更出现了大量传世文献,考古学研究除“写史”外,逐步增加了“证史”的功能。

大型墓地和聚落的发现,丰富了夏商周时期文化生活的面貌,对全面了解文明起源中的“王国”的社会发展情况有着重要的意义。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河南伊川徐阳墓地、浙江安吉龙山越国贵族墓园、山东滕州大韩东周墓地,分别丰富了曾国、陆浑戎、越国、周代时期鲁中南地区的研究材料。特别是枣树林墓地发现的三组曾国侯级大墓的发现弥补了曾国春秋中期的空白,与近年发现的叶家山、文峰塔等曾国遗址,共同构建了曾国历史发展脉络,建立了中国南方周代青铜文化的标尺。浙江安吉龙山墓地首次发现并完整揭示了一处越国高等级贵族墓园,发现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越墓器物坑,填补了越国贵族墓园制度研究的空白。河南徐阳墓地的发现证实了陆浑戎迁伊川的历史事件,是研究中原地区少数民族迁徙和融合重要资料。而吉林双辽大金山遗址有助了解东辽河流域青铜—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编年序列以及社会经济水平,遗址发现的燕式器物和夫余文化遗存,对了解夏商周时期东北边疆地区的文化交流提供了物质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易华研究员曾在2016年提出“只有将丝绸之路与青铜之路、玉石之路相结合才能全面系统地理解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和欧亚大陆文化交流与互动的历程”的论断,这是因为夏商周时期处在青铜时代到早期铁器时代,逐渐形成以青铜器、玉器为物质载体的礼乐制度。考古发现的冶炼遗址不仅是研究中国冶金史重要的资料,更可以体现夏商周时期王国疆域扩展的过程。山西绛县西吴璧遗址和河南安阳辛店遗址是学界首次在邻近夏商王朝的腹地发掘的冶铜专门化遗址,填补了冶金考古的空白,体现了夏商时期王国控制铜资源的力度。安徽肥西三官庙遗址发现的一批铜器,是安徽省首次经考古发掘出土的夏代铜器群,也是全国范围内除二里头遗址之外发现这一时期铜器最多的地点。而甘肃旱峡玉矿遗址的发现,将河西走廊地区玉料进入中原地区的年代大大提前。对丝绸之路与西玉东输等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基于各个参评项目对夏商周考古学研究的学术意义,结合该时段的媒体宣传力度,有望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夏商周考古项目有以下三项。

4、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

推选关键词:棺椁结构和器物组合等保存最好的春秋中期诸侯级墓葬,曾国成为商周考古中物质文化面貌揭示最为完整、全面的诸侯国,建立了中国南方周代青铜文化的标尺。

5、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

推选关键词:一处以冶炼纯铜为主,兼可制作小型工具的聚落,首次在邻近夏商王朝的腹心地带发掘专业冶铜遗址,为探索夏商王朝的崛起与控制、开发、利用战略铜资源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6、河南安阳辛店商代晚期铸铜遗址

推选关键词:迄今发现的商代晚期范围最大的铸铜遗址;在殷墟四期时成为殷墟核心区10公里之外最重要的聚落城邑,是当时殷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殷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邑商”;是“殷遗民”迁徙的重要据点;对研究“戈”族邑的迁徙、分布、职业等提供了新的资料。

有望入选“十大”的历史时期考古发现

历史时期考古共计十五项,年代跨度从秦代延续到明清时期,发现地点不仅有传统中原地区,也有边疆地区。考古发现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的疆域辽阔,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影响力强的特点,更体现了中华大地璀璨的文明。2019年度初选项目包含城市、墓葬、手工业、宗教遗存、古代建筑、中外交流等。基本上反映了历史时期考古学学科体系中涉及的多个领域。中国历史时期考古学的开创者和大成者宿白先生曾经说过“考古就是研究历史”。对于历史时期考古研究者来说,考古与历史的结合是基本的方法论,无论是个案研究,还是综合研究,需要遵守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考古材料与文献的互证,考古研究和与史学研究的互补。

在城市考古方面,城市考古的重要任务是城市平面布局的复原,目的是为了解城市历史、空间结构和功能等一系列问题。2019年候选项目中有陕西西咸新区秦咸阳城遗址、广西勒马秦汉城址、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三项。陕西西咸新区秦咸阳城遗址着重解决咸阳城北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咸阳城与秦始皇陵之间的关系,以及秦统一后,渭北区咸阳城的城市功能开始向成少府、内史等机构的经济管理功能转变的城市发展变迁。广西勒马秦汉城址是广西保存状况最好的秦汉城址,是中原地区城址模式在广西地区的一个缩影,对于研究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建筑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城集行政、军事、关防于一体,是研究秦汉王朝在岭南地区的城邑建置及据点式管理模式的重要实例。发现的东汉“中溜丞印”铜印章证明它是秦汉时期桂林郡所属的“中溜县”故城,不仅是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后广西境内最早设置的四个县之一,更是全国秦汉城址考古中罕见的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研究实例。

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的发掘,其主要学术意义是通过发掘出来的城市布局、军事遗址、自然环境等方面推测石城子遗址是具有相对完整的城市生态圈的军事要塞。其建筑时代可能初步推断遗址年代为两汉之际。根据史书记载,西汉武帝前,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后国,归西域都护府管辖,由于涧底蜿蜒流淌的麻沟河更与《后汉书》中记载的“恭以疏勒城旁有涧水可固”相互印证。基本判定石城子遗址为《后汉书·耿弇列传》中所记载的汉代“疏勒城”,是汉王朝在金满城与柳中城之间的一处军事要塞。

在墓葬考古方面,此次候选项目中共计七项,分别是陕西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一号坑T23方、陕西秦始皇帝陵大型陪葬墓、湖北荆州胡家草场M12、洛阳西工区纱厂路西汉墓、江西七星堆六朝墓群、陕西西安焦村十六国大墓、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自现代考古诞生以来,大多数公众主要关注的是墓葬所代表的物质文化,鲜有公众关注墓葬背后所体现的丧葬观念、丧葬习俗、丧葬礼仪和丧葬制度,而2019年度的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项目中,多次出现如秦兵马俑、金骆驼、汉简、“仙药”、彩绘漆棺、鎏金王冠等精美器物,代表了当时高超生产工艺和艺术水平,提供了当时物质文化史的研究资料。当然,能从全国近千项申请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候选项目的这些墓地和墓葬,也均为所在时段首次发现,且规模较大、保存最完好的典型代表。但这些墓葬对于了解当时的丧葬观念、丧葬制度以及社会制度有着重要的价值,如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一号坑T23方从兵役制度、编制、装备和战略战术等方面来了解秦军在中国军事发展史上的地位。秦始皇帝陵大型陪葬墓为了解秦始皇陵乃至中国古代陵墓规划和陵墓制度研究提供了新资料,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从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从封国走向帝国的考古资料证明。

洛阳西工区纱厂路两座高等级西汉墓为研究西汉中晚期高级贵族的生活习惯、埋葬习俗以及升仙思想,升仙方法等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实物材料。焦村十六国大墓体现了民族融合大背景下文化相互影响与交融的特点。江西七星堆六朝墓群是六朝移民“北人南迁”的历史见证,也是古豫章郡政治、经济、战略地位显著提高的历史见证。是长江中下游六朝时期经济繁荣、商贸活跃、船运发达的历史见证,是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重要材料。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的发现对于探讨古代汉藏文化融合进程和青海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盛况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此次参评的重庆江津石佛寺遗址是宗教遗迹的代表,根据石佛寺古建筑的类型、断代分期与分区推测该遗址是宋代寺院格局向明清寺院格局转变的重要例证。也是地下遗存与地面遗迹相结合、寺庙建筑与墓葬相呼应、碑刻材料与出土遗存相印证的历史时期考古的罕见案例。

手工业研究是历史时期考古重要的一部分,比如此次候选项目中的南京官窑山明代官窑遗址是目前发现的窑场规模最大、窑体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保存最好的明代官窑遗址。通过出土的铭文砖可以判定,该窑址主要烧制南京都城城砖。是明代都城营建中的重要一环,体现了明王朝政治力和组织力。安徽濉溪长丰街明清酿酒作坊群遗址是迄今发现全国最大的,发掘面积最大的酿酒遗址。大量酿酒流程设施的遗址对研究酿酒工艺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和学术意义,填补了华东地区古代酿酒遗存的空白,保留完备的蒸馏酒制作生产体系全国稀有。“前店后坊”的酿酒格局以往主要集中在四川地区,在北方酿酒遗址中尚属首次发现。出土的青花瓷器和明星香水瓶等,体现了明清时期酒商品贸易流通的广泛性。也反映了当时商人前卫的消费观念。

此次参评的浙江杭州古海塘遗址和“南海一号”水下考古项目能了解古代中国海上贸易、古代水利技术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古海塘遗址首次发现柴塘与石塘的双塘结构海塘,确认清乾隆四十九年至五十一年所修翁家埠至七堡石塘的终点位置。为研究古代土木工程技术和水利技术、钱塘江古海塘及其背后的精神文化价值、研究古代水利技术史提供了一份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发现了大量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外销贸易瓷器,对了解不同文化的审美、器型、工艺等对中国瓷器的影响,出土的铁器、铜器、丝绸等手工艺制品以及日常生活用品也对了解南宋时期主要输出货物品种提供了参考,大量金、银、铜币的出现,显示出宋代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并已涉及到海外贸易体系当中,再现了南宋海洋活动的繁荣景象。

基于各个参评项目对历史时期考古学研究的学术意义,结合该时段的媒体宣传力度,有望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历史时期考古项目有以下四项。

6、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大型陪葬墓

推选关键词:秦始皇帝陵园有规划的一处高等级陪葬墓区,一号墓是目前发现秦代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大型墓葬,填补了秦代高等级墓葬考古的空白,发现目前国内所见最早的单体金骆驼,这是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证据。

8、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

推选关键词:具有遗迹丰富、使用时间短、保存完好,文化属性鲜明等特征,不仅在新疆地区具有唯一性,全国罕见,为《后汉书·耿弇列传》中所记载的汉代“疏勒城”,为研究两汉时期边城的规制提供了实例。

9、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

推选关键词:青藏高原首次发现的吐蕃时期壁画墓,绘画风格具有青藏高原游牧民族特色和唐朝风格,彩绘漆棺也是迄今为止青藏高原首次发现的独特葬具装饰形式,发现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考古史上首例在墓葬内设置密封的暗格,暗格里面的鎏金王冠体现墓主的极高地位。

10、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

推选关键词:一个相对独立且结构完整的水下遗存,贸易瓷器体现不同市场需求对中国瓷器制作工艺产生巨大影响,大量金、银、铜币的出现,展示了南宋繁荣的海洋活动景象,体现宋代具有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体系。

最后,正如陈星灿今年在《永远都有下一个新发现》中所说:“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史,几乎全部要依赖考古学家的辛勤劳动,有了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也因有了考古的参与而变得丰富立体、多姿多彩。而对于考古人来说,前面永远都有下一个新发现。”考古学研究将在讲好中国历史、中国故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者介绍:胡宇煊,中央民族大学考古文博系考古学专业硕士,长期从事公共考古活动。(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白衣执甲赴荆楚 记神木市医院援鄂护士李宇莲

英雄凯旋归故乡□记者许鹏通讯员王金梅韩艳艳“去支援武汉对我来说是人生中非常难忘的一次经历,如今安全返回,终于没有辜负...

神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神木市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