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着力深化产业园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破除体制瓶颈 释放园区活力
本报通讯员葛利霞 庄娇红
榆林市坚持问题导向,着眼撬动榆林市转型升级发展支点,着力深化产业园区改革和创新发展,推出了园区机构整合、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系列改革举措,逐步破解产业园区发展制约因素,充分激发产业园区发展活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年多来,榆林市产业园区改革释放出大量红利。2018年榆林市产业园区实现年度工业总产值1836亿元,同比增长22.3%,固定资产投资540亿元,同比增长56.2%,产业园区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占榆林市的41%和36%,同比提高3%和8%。随着园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项目承诺制改革、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等不断推向深入,榆林市产业园区运行将进一步科学化、市场化、灵活化,园区发展对榆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拉动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1、坚持问题导向 形成改革合力
针对榆林市产业园区发展显现出的法定规划滞后、管理体制机制僵化、发展活力不强等深层次问题,市委、市政府经过反复论证,广泛征求意见,提出将“如何加快各类产业园区体制机制创新,引领榆林市加快发展”作为事关榆林市长远发展大局的十大战略问题之一进行研究。园区改革由2名市级领导牵头组成专门课题组,选择国内顶级研究机构和专家进行指导,由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实施,形成了推动园区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强大合力。
2、强化顶层设计 抓好方案制定
201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积极摸索产业园区改革路径,一方面深入基层,全面掌握榆林市各县市区44个产业园区基本情况;另一方面,先后前往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调研学习,收集了40多个中省市政策规划等文件进行学习参考。通过大量研究论证,出台了《关于加快产业园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形成了榆林市产业园区改革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从坚持规划引领、体制机制改革、园区转型升级、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政策体系、强化保障措施等6个方面提出23条具体改革举措,对改革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部署。
3、推进整合优化 打造优势园区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依据“一县一区、一园多区”原则,榆林市以国家级和省级园区为主体,合并、托管区位相邻、产业相近的园区,共整合园区16个,合并管委会11个,园区数量由“十三五”规划的44个减少到23个,县市区平均拥有园区数量由3.6个减少为1.9个。通过整合优化,园区品牌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形成了互相促进、有序发展的良好局面。
4、坚持规划先行 引导科学发展
按照“多规合一”和榆林市产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要求,榆林市产业园区积极开展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修编和报批工作。目前,10个园区已调整功能定位,4个园区总体规划和1个园区发展规划已获市政府批复,4个园区规划纳入市(县)城市(区)总体规划,其他园区正在修编总体规划,每个园区主导产业不超过3个。通过聚合主业,园区散乱发展局面得到有效改变,发展方式进一步科学规范。
5、开展制度改革 激发干事热情
出台了《榆林市产业园区深化人事管理和薪酬分配制度改革试行办法》,按照“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原则,开展“档案封存、竞聘上岗、绩效考核、按岗定薪”的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目前,神木市园区人事管理和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已印发,副职领导及职能局办岗位竞聘工作已完成;府谷县、榆林高新区、榆神工业区、科创新城全面启动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园区干部精神状态更加振奋,工作作风更加扎实。
6、提高审批效率 促进项目落地
出台《榆林市深化产业园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推进“办事不出园”一站式服务,编制产业园区权力、责任、流程“三张清单”,共梳理“证照分离”试点改革委托事项91项、授予或委托园区派驻机构事项75项、“见章跟章”事项16项。出台了《榆林市产业园区投资项目承诺制和容缺审批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进一步压缩行政审批时间,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加快项目落地节奏。目前,1个市级园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已正式运行,开展相关业务服务,全面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2018年榆林市产业园区共签约合同项目44个,总投资1486.36亿元,新开工项目60个,到位资金127亿元。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园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投资活力充分激发。
新闻推荐
本报讯(闫鹏记者亓敏)今年以来,神木市电力局以便民利民为导向,紧扣居民用电需求和电力布局,全面提升供电服务水平,进一步持续优...
神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神木市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