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38万亩荒沙变绿洲 记全国劳动模范张应龙
本报见习记者 宋艳霞
17年前,他自筹资金承包毛乌素42.8万亩荒沙,17年来累计栽植人工林38万亩,管护面积达50万亩,林草覆盖度从5%提高到65%,他的名字叫张应龙。
57岁的张应龙是土生土长的神木人,目前担任神木市生态保护建设协会会长。因治沙造林事迹突出,张应龙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防沙治沙标兵”“全国绿化奖章”“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突出贡献者”等多项荣誉。
由富变穷,献身治沙无怨无悔
2002年,张应龙担任北京某外企副总,年薪30万多元。在回乡探亲过程中,毛乌素沙地植被稀少、沙地裸露,扬沙天气一年不断,家乡生态环境的脆弱让张应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返乡探亲时,他作出了一个过去从未想过的决定。
放弃高薪,2003年回到家乡后,张应龙先后承包了毛乌素沙地秃尾河源头各丑沟流域42.8万亩荒沙,依靠自己的财力物力,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治沙历程。
为了治沙,张应龙花光积蓄,卖掉房产。十几年来,他为造林治沙已投入个人资金500多万元,巨额的投资让他几度一贫如洗,连基本生存都要靠亲友资助。
“因为治沙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千秋伟业,个人的得失无所谓。”张应龙说,生态环境的好转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回报。十多年过去了,他从林业外行逐步成为治沙专家。区域生态环境大为改观,自然恢复速度加快,地下水资源和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同时,在锦界镇沟掌村的治沙造林基地,张应龙建成办公用房60多间、育苗基地300多亩和10座无性繁殖育苗温室大棚,建起气象自动监测站、多媒体会议室、林业合作社等,目前正在筹建“毛乌素沙地生态研究示范园”,是集植物园、科研实验区、长柄扁桃食用油加工示范于一体的惠农培训中心。
取法自然,探索治沙造林新方法
张应龙是个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人。为了取得治沙经验,他自费走访西北干旱地区专家学者和治沙能手,走出一条治沙的新路子。
根据承包区流沙深厚、土壤贫瘠、降水量少的特点,张应龙坚持以灌木、乡土树种为主打树种治沙,用沙蒿障蔽固定流沙,用紫穗槐等豆科植物保水增肥,用樟子松、长柄扁桃形成稳定的作业区。根据区域春雨少、秋雨多的特点,张应龙一年三季造林,春季搭障蔽、栽紫穗槐铺底;雨季(7、8、9月)栽植樟子松;秋季栽植长柄扁桃等主打树种,形成一套用水省、成活高的造林新模式。
2005年以来,张应龙先后与中国林科院、中国农科院、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科院水保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油脂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围绕毛乌素沙地综合治理、沙生植物开发利用等课题,开展了一系列科学研究,取得20多项研究成果,其中8项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目前,张应龙主持实施的项目有“科技惠民计划——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生态恢复惠民工程”“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长柄扁桃标准化种植示范区”等,同时还与其他单位合作承担着“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基金榆林毛乌素沙地荒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技术推广项目”“陕西省毛乌素沙地生物质能源基地建设示范推广”等科研示范项目,以及市县科技、林业部门下达的林业科研与推广项目。
目前,张应龙以及神木生态协会造林基地,已成为省市生态与沙产业开发研究、示范、推广、惠民重要基地。
广泛动员,引导全民公益治沙
“树木要成林,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还要靠集体的力量。”多年的治沙造林经历也让张应龙认识到,治沙绝不是简单的事,要改变近43万亩沙区的面貌,仅靠他一个人很难完成。
在总结科学治沙的过程中,张应龙非常注重动员社会力量共同治理荒沙。2004年,他发起成立了神木县生态保护建设协会,以协会为纽带,在团结争取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治沙的同时,探索一条科学治沙的新路子。
以治沙基地为平台,张应龙还积极开展文化公益交流活动,连续11年组织开展保护秃尾河公益植树活动,中外公益组织、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科研院所、个人、家庭在基地栽植“中日友好林”“单位林”“家庭林”等冠名林30多个,累计参加人数8000多人次、栽植林木20余万株。接待国内外公益组织和科研学者等调研、参观、考察1100多人次,并先后成功举办中日沙漠治理高层论坛、中日沙漠经济植物研究论坛、中日生态文化论坛等。接待日本大阪大学、清华大学、西安高新一中等国内外大中专院校学生1000多人次,进行生态文化教育交流活动。
“沙漠里不但要长出绿树,还要长出‘文化\’,用文化的形式感染他人,让每个人都重视、关注生态保护。”张应龙说。
2011年,为了推动沙产业发展,张应龙成立了“榆林市沙漠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正在筹建一个年产2万吨的长柄扁桃食用油及副产品加工厂。该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创造产值3亿元,安置就业人员200名,消化50万亩长柄扁桃果实,带动5000个农户参与林产业。
神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神木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