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植树”集聚中外1.1万人力量,义务植树23万株,张应龙 治沙路上不孤独

榆林日报 2019-05-27 22:02 大字

水草丰美、绿树成荫的张应龙治沙基地。 杨彬摄

本报记者 郝彦丰

三四月间,记者曾多次走进位于神木市锦界镇圪丑沟村的毛乌素治沙造林基地,采访中总能见到来自当地、外地甚至国外的组织和个人来此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一座座沙梁上,或搬运树苗,或选址挖坑,或挥锹培土,或提桶浇水,处处尽是义务植树者忙碌的身影,处处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据该基地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将有3000人次在此义务栽植树苗3万余株。

事实上,从2004年起毛乌素治沙造林基地每年都会迎来一拨又一拨“义务植绿人”。据张应龙介绍,2003年承包治理这片荒沙后,他逐渐认识到沙区造林具有“周期长、投资大、难度高、反复多”的特点,靠自己单打独斗很难完成,必须发动社会力量。于是,经民政部门批准,他发起成立了“神木县生态保护建设协会”,办起了会刊和网站,还在北京、西安两地设立了联络处。

以协会为纽带,张应龙积极开展各类公益交流活动,期望用文化的形式感染他人,让每个人都关注、重视并参与生态保护。这些年,他坚持组织开展保护秃尾河公益植树活动,吸引了国际有关组织、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科研院所、家庭、个人在基地栽植“中日友好林”“单位林”“家庭林”等冠名林30多个;接待国内外公益组织、科研学者等调研、考察1100多人次,并先后成功举办中日沙漠治理高层论坛、中日沙漠经济植物研究论坛、中日生态文化论坛等;接待国内外大中小学学生1000多人次,广泛开展生态文化教育交流活动。此外,该协会还先后与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合作,拍摄了《毛乌素沙漠寻宝记》《勇者无畏——穿越秦直道》等专题节目,举办世界小姐大赛西安赛区选手环保决赛和残疾儿童慈善募捐活动等。

据了解,该协会会员人数已突破1000人,分布于国内10多个省市区,还包括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专家和志愿者。截至目前,已有来自中外各国的1.1万人次志愿者,先后来到张应龙的治沙基地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栽植各类苗木约23万株。

“一个英雄拯救不了世界,个人治沙必须向全民造林转变,唯有依靠社会力量才能真正将沙漠生态保护好。”张应龙说。经过10余年的不懈奋斗,张应龙的治沙事业已结出累累硕果——先后完成42.8万亩沙地治理,实际管护面积超过50万亩;苗木栽植成活率突破85%,补栽后可达90%,他也因此荣获“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突出贡献者”“全国防沙治沙标兵”“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和全国绿化奖章。

新闻推荐

神木市看守所组织在押人员体检

本报讯(小军记者张建伟)近日,神木市看守所联合当地医院医护人员在武警中队、驻所监察室的配合下开展了在押人员半年体检工作...

神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神木市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