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沉睡四千多年的秘密
在石峁遗址发掘的部分文物。 图片来源:《科技日报》 石峁遗址是中国已知规模最大的龙山时期城址。 新华社发
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石峁遗址2018年考古工作的重大发现,在核心区域皇城台的“大台基”南护墙区域发现了30余件精美的石雕。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地处黄土高原北部的黄河西岸、毛乌素沙漠南缘,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座基本完整并相对独立的石构城址组成。这座兴盛年代不晚于公元前2300年、规模大于良渚与陶寺、面积约400万平方米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的城址,被称为“石头上的王国”,是中国已知规模最大的龙山时期城址。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大量卜骨、骨针、壁画、玉器、口弦琴等文物。
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进展,石峁,这座孤寂的石头城,在蒙陕近邻处的黄河西岸,沉睡了4000年后,正在逐步被唤醒。但这也只是揭开了其冰山一角,关于这个石头上的王国,依然有很多未解之谜。
1
石峁人为什么要把玉藏在墙里?
在石峁遗址正式发掘之前,当地民间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说石峁的玉器是夹在墙砖里的。但很多人都不相信,因为石峁出土的玉器,最薄的只有一两毫米,这么薄的玉夹在墙里,不会被压碎吗?
但事实上,据考古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在外瓮城的墙体里,就发掘出一件玉铲,那件玉铲是平行插在石头缝中间,石头缝和石头缝中间有草拌泥,也就是说,这件玉器,是有意地在外瓮墙的修建过程当中,压在墙体里面的。
“让我们意外的是,石峁遗址出土的玉器大多是在石墙的墙体中发现的,我们把这称作藏玉于石或藏玉于墙。玉在华夏文明中是身份尊贵的象征,这体现出4000年前的石峁先民对他们的城墙非常看重。”石峁遗址考古工作队队长邵晶介绍说。
对此,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石峁遗址领队孙周勇解释,古代文献里不断提到玉门瑶台,立阶下台做玉门,据此不妨推测,城门修建中用了玉,就可以理解为是玉门。再就是一种隐喻——玉器在古代可以通神、辟邪、驱鬼,这应该是古人的信仰,埋玉意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邵晶介绍,考古过程中在墙体内发现了很多玉器,包括牙璋、玉环、玉钺等,也证明是石峁先民在修建城墙的过程中放进去的。“但也不能就此说石峁遗址的玉器都在墙里。”石峁遗址发掘前,流散在国内外的玉器有4000多件,这么多玉器不可能只是石墙一处埋藏,更多还是应该在墓葬或者其他地方,只不过很多墓葬之前都被盗了。
除此之外,石峁遗址玉器的加工工艺也远超现代人想象。据专家说,石峁玉器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有很多改造过的玉器,比如一个玉琮,或许是掉了一个角,古人就用工具把它重新切割,加工成若干个小玉琮,这种工艺即使现在仍然有很大难度,而4000年前的石峁人究竟用了什么方法来精密切割玉器,仍然是未解之谜。
2
四千多年前陕西地区有鸵鸟和鳄鱼?
众所周知,鸵鸟生活在非洲,鳄鱼生活在长江流域以南。但在石峁遗址的一个古墓中,考古队员发现了20多片鸵鸟蛋壳和鳄鱼骨。有专家据此推测,在4000多年前的陕西地区,气候湿润,植被茂盛,很可能曾经存在过鸵鸟和鳄鱼。
在《山海经》中,记载了四川成都平原曾经存在犀牛和大象,这与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也不谋而合。难道几千年来,我国的气候和自然环境,真的发生过翻天覆地的剧变吗?
对此,邵晶表示,在8年的石峁遗址考古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鸵鸟蛋壳,具体有没有鸵鸟骨头,还在鉴别中。因此,鸵鸟是否在当地生活过,也很难说。但我们知道,鸵鸟的原生地除了北非,还有西亚一代。上世纪20年代,西北科学考察团在甘肃一带曾见到过野生鸵鸟。“如果100多年前鸵鸟曾经在我国西北生活过,那就不排除其4000多年前也在那儿生活过。但具体还需要进一步发掘,找到确切的证据来证明。”邵晶说。
至于鳄鱼,邵晶介绍,2012年考古工作人员在清理两座方形地穴式房址和5座墓葬时,首次发现了一块鳄鱼骨板。这块鳄鱼骨板呈方片状,约2厘米见方,背面略内凹,正面有许多点状小孔,内侧凸起一条脊楞,专家推测这极有可能是扬子鳄的骨板。很多人据此判断,那个时代的黄土高原,气候湿润适宜扬子鳄生长。
但孙周勇说,这块鳄鱼骨板是包括陕晋中北部、内蒙古中南部在内的河套地区的首次发现,他推断这条鳄鱼未必生长于此,极有可能来自遥远的南方。
邵晶也认为,石峁人养殖鳄鱼的可能性不大,一般来讲,鳄鱼饲养气温不低于16摄氏度,依据气候暖化理论来看,气候温度随着时间推移是在不断单向暖化上升的,那么,4000多年前的气温不可能比今天还高。因此,就不具备鳄鱼生长的条件。据史料记载,上古时代有一种鼓叫鼍(tuó)鼓,用扬子鳄的皮制成,是等级的象征。邵晶分析,当时很可能存在着一条“奢侈品”交易路线,当时石峁人眼中的奢侈品扬子鳄就从南方送到神木,扬子鳄的皮被用来制作象征地位等级的鼍鼓。用来蒙鼓的皮革部分,由于时间久远已经消失,只留下了骨板,藏匿着史前文明交往传播的蛛丝马迹。
3
石峁遗址是黄帝都城?
石头城、壁画、玉器,这些都说明石峁古城是一个规模、等级很高的城池,至少是一个庞大部族活动的中心。那么,究竟是怎样一个部族,能够建造如此大规模的都城?
2013年,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沈长云发表文章《石峁古城是黄帝部族居邑》,提出“有充分依据判断石峁古城为黄帝部族所居”。
对先秦古国古部族持续关注的沈长云,从历史学角度对这座古城进行诠释:“这座古城不是别的,正是传说中黄帝部族居住的居邑。”他认为,对于黄帝及他所代表的部族到底生活在史前哪一个具体的时期,以及哪一个具体的地域,学界未有一致的认识。如今,结合石峁古城的发掘,沈长云相信,该城及其附近地区就是黄帝部族活动的地域,该城的存续年代就是黄帝部族及其后裔在历史上的活动时期。
针对这种说法,有学者质疑,古史传说的可信度很脆弱,与考古遗存相联系需要充分证据。“黄帝的年代距今约5000年,实际上这也是通常人们对黄帝时代的认识。如果石峁古城直接与黄帝有关,至少是与一般的记载相冲突的。”而且石峁古城“属于长城以北的文化”,其具有“石筑传统”,很难说跟一般认识中的“华夏文化”存在直接的联系。
就此问题,邵晶表示,从现在的发掘工作来看,要证明是谁的都城太难了,一些研究认为它与黄帝有关,但对黄帝本身还没有研究清楚,其到底是一个人还是部族,生活在哪儿,还没有确切证据。“但既然有人提出了这种说法,我们就会把其当作一个考古方向,通过不断发掘,找到一些证据,如文字记载之类,力争能弄清楚其主人到底是谁。”
从公元前2300年开始在这里扎根,石峁人在这座“石头上的王国”里大概生活了四五百年,直到公元前1900年前后弃之而去。为什么当时的石峁人要舍弃这座好好的都城不要呢?邵晶推测,这或许与外部动荡,如外族入侵以及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有关。考古发掘表明,石峁古人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随着人口膨胀,资源日益减少,当外部物资没有办法满足日常生活时,人们不得不踏上背井离乡之路。据《科技日报》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西安1月14日电(记者毛海峰李一博)记者从陕西省神木市政府获悉,1月14日,神木市公安局依法对神木市百吉矿业有限责任公...
神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神木市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