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 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三秦都市报 2018-07-28 02:19 大字

“我们都是贫困户,享受国家的好政策,但我们绝不能躺倒身,老等着看政府怎么帮,怎么扶,关键还要靠我们自己,别人给的饭再多再好,也还要我们自己去吃,才能吃饱长身体,我们要在别人的帮扶下,加上自己的努力,两劲并一劲,就一定能早脱贫。”神木市中鸡镇超害石犁村贫困户燕世平说。

日前,记者从神木市扶贫办了解到,针对个别贫困户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神木市组织道德模范宣讲团,广泛开展道德讲堂进贫困村巡讲等活动,参与群众10万余人次,在潜移默化中引导贫困户依靠自身努力脱贫的道德自觉。编排以“激发内生动力,合力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小戏、文艺小品和陕北说书,深入21个乡镇(办事处)、村组等巡演371场次。让贫困户从“要我脱贫”思想转变为“我要脱贫”思想,教育引导贫困户“提士气”。同时,神木市扶贫办以村民自治为前提,开展移风易俗“五提倡,五反对”和“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活动,矫正了农村“风气”,并通过规则“树正气”、文明创建“促和气”、公益救助“增底气”、环境整治“造福气”,多举措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神木市坚持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齐步走”,将脱贫攻坚与新民风建设深度融合,使贫困户坚定了信心,激发内生动力。

神木市扶贫办副主任赵杰告诉记者,很多贫困户之所以贫困,物质缺乏是一个方面,但更多的是缺乏脱贫致富的斗志和信心,缺乏勤劳实干的精神。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扶贫先扶志,让他们自己想动起来,鼓励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贫困户的斗志树立起来了,观念更新了,致富的办法和干劲自然就有了,他们也就不会坐等别人送钱送物上门。只有这样,贫困户才能具备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走上富裕之路。

本报记者李波

新闻推荐

60后村干部杨润芝—— 为村民早日脱贫致富自掏腰包修路引水

杨润芝(右一)和移民新村居住户交谈距沿黄公路5公里山梁上的神木市马镇镇邱武家焉村,过去交通阻塞,村民看天吃饭。...

神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神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