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高超 能写论文 能教英语 这个洋大夫 是神木名人

华商报 2018-07-08 02:56 大字

海蒂博士在给患者检查华商报记者 李敏 摄

“这是抗菌药物评分表制度。每一位病人都要有这样一张评分表……”7月4日,神木市医院儿科医生——来自巴基斯坦的比拉尔·海蒂博士,正向特地从西安赶来看望他的西安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校友和老师们介绍着他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全国首个入职县级医院的外籍医生

36岁的比拉尔·海蒂,出生在巴基斯坦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教师,一次偶然的机会,从小就接受着良好教育的海蒂对儿科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坦拉合尔医科大学学士毕业后,2007年,海帝来到中国,进入西安交通大学攻读临床医学儿科硕士学位。2014年在交大获得(儿科)医学博士学位。

就在攻读博士期间,海蒂先后十多次来到神木市医院进行学术交流和医学科研项目研究,2013年,华商报以《神木有个洋大夫》为题,报道了海蒂在神木市医院的交流工作事迹,从此,这位“洋大夫”被更多人所熟知。

2015年博士毕业后,海蒂正式入职神木市医院,成为全国首个入职县级医院的外籍医生。

在神木市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海蒂也有了更多的机会进行医学研究,入职以来,海帝共发表了18篇国际论文,神木市医院也成为陕北地区唯一发表了10篇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的医院。工作之余,海蒂还和同事们通过不断学习进行知识积累。为了读懂最新学术论文,以及和国际上的专家进行交流学习。海蒂带头教同事们学习英语。现在,在海蒂工作的儿科,医生们基本能实现纯英语交流。

神木人几乎都知道市医院有个洋大夫

“许多人认为在黄土高原上的县级医院工作一定十分窘迫,恰恰相反,在这里我不仅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也能继续提高自己。”海蒂说,神木淳朴的民风和安全宜居的环境也深深吸引着他,虽然收入上与毕业后到大城市甚至国外工作的同学们有差距,但他得到的却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

如今在神木,几乎人人都知道市医院有个洋大夫叫“海蒂博士”,他有着高超的医术、和蔼的态度,尤其是流利的汉语中偶尔夹杂着一两句陕北话也更让患者们感到亲切。

海蒂说,他的夫人也正在筹划来神木工作,他将用不懈的努力在陕北的黄土高原上实现属于他的“中国梦”。华商报记者 李敏

新闻推荐

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兰炭分会在神木揭牌成立

本报记者郝彦丰通讯员庞曼报道6月27日,由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和神木市政府联合主办的2018中国煤炭分质利用暨兰炭产业绿...

神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神木市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