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神木“天价宣传片”,合规不等于合理

济南时报 2018-01-16 20:40 大字

近日,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引发热议。文章提到,神木市旅游局2015年拍摄了一部宣传片和一部微电影,这两部累计时长17分钟的短片花费近527万元。日前,神木市旅游局副局长田文波表示,526.975万元花费包括一系列视频素材以及成品光盘,是公开招标的,程序正规。(1月15日《华商报》)

17分钟宣传短片耗资527万元,这个标准到底是高还是低,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就“高标准”而言,2012年,原铁道部的5分钟天价宣传片就耗资1850万元,每分钟成本370万——神木的标准,确实不高。但按照榆林当地的普遍市场行情来看,这又是另一种答案。据说,在当地,一般的宣传片团队每分钟1万元左右,国内一些著名的公司团队可能达到每分钟5万。对比之下,每分钟31万元的成本,当然称得上是不折不扣的天价。

知情人士透露,近年来,榆林全市政企宣传片最高价就是几家大型企业制作的费用超过了100万。换言之,神木旅游局的宣传片在整个榆林市都创造了新的纪录,并且赶超的还不只是一点点,其背后所折射出的“不差钱”的范儿,怕是与公共财政的审慎形象存在反差。

针对质疑,当地有自己的解释:当时该项目的拍摄制作历时18个月,先后调用了大量的地方专业机构和1000多名群众演员,抓取了神木春夏秋冬四季景色,涵盖了红碱淖等七大文旅资源和近些年神木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并且制作了包括微电影、旅游宣传片、广告片等多种“产品”。言下之意,500多万元换来的并非网友所说的“17分钟”。并且,“由于市里想大力发展旅游,从我们来讲就想拍个好一点的东西。”

不过,在专业人士看来,如此解释的说服力并不强。因为一个宣传片拍摄完成后,会有很多素材,根据主办方要求剪辑成多条不同长度的广告片或者其他主题的片子并不费力,一般不会重新收费。那么,当地的所谓多种配套宣传产品,是否被重复收费了?又是否进行了事前比价?“拍个好一点的东西”,这个初衷不难理解,但是要求质量好一点,并不意味着可以不计成本。

对普通民众来说,宣传片的拍摄成本到底合不合理,确实超出了多数人的生活经验范畴。但民众希望公共财政支出的经费,每一分都花得值,不过是最朴素的要求,这就要求每一笔钱都应该让民众看得明明白白。何况,当地的这一操作在专业人士看来,也仍显得疑点重重。那么,仅仅是以一句“当时经过审计部门审计,程序上不存在问题”来回应,恐怕疑问难止。毕竟,合规并不等于合理。

要知道,原铁道部的“天价宣传片”受到舆论关注后,就有负责宣传的相关负责人因受贿罪被判有期徒刑8年。时隔数年后,神木的“天价宣传片”是否存在问题,当地上级部门有必要给出更具说服力的调查结论。 (朱昌俊)

新闻推荐

神木交警:多举措确保春运

本报通讯员王佩高林林郭霞王军报道1月3日,神木市大柳塔交警深入校园,向中小学生宣讲交通安全法规和常识。通过开展校园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加强春节期间辖区中小学以及幼儿园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神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神木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