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市确保问政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百姓问政工作纳入考评 敷衍答政信息退回重答
本报通讯员牛云芳 马明明
“天然气补贴啥时候发放?”“政府专职消防员是不是协管员?”“能否开通幸福家园小区直达滨河新区的公交?”“小区供热不暖”……一件件神木老百姓身边的“小事”如今被搬上了“百姓问政”的网页,职能部门须第一时间给出答复,“直面病灶,对症下药”,解决百姓所需所盼。
“百姓问政”工作是榆林市委、市政府于今年7月在全市范围内启动的,是沟通政府与群众的桥梁。此项工作开展以来,神木市高度重视,及时在政府门户网站醒目位置设置了“百姓问政”链接,接受网民留言问政。截至11月28日,累计收到留言85条,访问量10491次,回复率100%,办结率100%。留言内容主要集中在协管员待遇、劳资纠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设管理、交通安全以及红碱淖景区发展等问题,公交线路开通、红碱淖规划等热点问题的点击量达到200次以上。
高度重视
将问政工作纳入考评
作为榆林市“百姓问政”平台首批入驻单位,神木市及时成立“百姓问政”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抽调3名政府办工作人员为答政信息员,负责“百姓问政”日常工作。同时,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百姓问政”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各部门、单位和镇(办)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答政时限要求,将问政与问责紧密结合。出台了《百姓问政办公室工作职责》《百姓问政办公室保密制度》《网络问政工作流程》等,进一步明确了答政信息员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各镇(办)、各部门和单位均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由单位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确定了本单位答政信息员。神木市还把“百姓问政”工作纳入追赶超越考核点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和政风行风评测范围,努力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广泛宣传
营造浓厚问政氛围
为广泛收集线索、吸纳民意,切实将“百姓问政”作为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有效载体,神木市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宣传“百姓问政”工作,努力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利用市内主要媒体和广场电子屏连续滚动播放“百姓问政”宣传内容,刊发问政宣传信息;通过手机运营商发布问政宣传短信;印制2.5万份宣传资料发放给该市21个镇(办)和重点单位,并要求在大型活动、农贸集市、便民服务中心等散发;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百姓问政”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干部职工下载“榆林发布”APP客户端,关注榆林日报微信平台,浏览“百姓问政”平台,切实提高“百姓问政”的社会知晓度。
创新模式
确保问政件件有着落
作为民意“直通车”和密切联系群众的“绿色通道”,如何让“百姓问政”真正“问”出新风正气、“政”通百姓心声?
对此,神木市结合原已开通的“民意通”“书记、市长热线”等网络平台,根据“百姓问政”工作有关要求和运行实际,建立了一般问题审查分发、复杂问题“会商”处理、答政审核“三道关口”和热点问题“回访关注”等制度,在抓好“问”的环节、做好“答”的同时,注重“办”的实效。
针对个别单位回复网民留言语气直接、敷衍了事等问题,神木市问政办及时采取不规范答政信息原路退回、政府督查室下达督办单、协调纪检监察部门跟进督办等方式,严格回复审查,规范回复内容,切实提高答政水平。对于涉及单位多、事项复杂的问题,上报“百姓问政”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并由问政办牵头,召集相关单位会商,现场调研解决。对需要进一步调查落实解决的留言问题,在回复网民之后,根据难易程度对问题主要涉及部门定期下发回访单,要求限时回复办理结果,并电话回访。自问政工作启动以来,大多数部门都能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认真对待,虚心接受,有则改之,无则说明情况,实现了问政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新闻推荐
△图为9月27日拍摄的陕西省神木市中鸡镇丹霞地貌风光。12月9日,记者从陕西省国土资源厅了解到,继去年发现陕南汉中世界级天坑群地质遗迹后,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工作人员今年又在陕北及渭北地区发现大规...
神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神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