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心灵都应该走在回归的路上 读《走出东拉河》有感
刘飞耀
在我行经而立的成长道路上有两位值得感念一生的恩师——李红岩老师和他的爱人刘卉老师。他们使我从中学时的叛逆迈向大学时的回归,在文学和新闻的给养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刘卉老师给我更多的是言传,她是我中学时的班主任、语文老师,是她引领我爱上了文学,激励我叩开了大学之门。李红岩老师给我更多的是身教,他是我大学时的校报主编,虽然没有给我授课,却让一名艺术生爱上了新闻。在我的心目中,他们是最友好的同学、最亲密的朋友,更是一对神仙眷侣,在他们那里我能感受到诗和远方!
《走出东拉河》从清涧到榆林再到西安,既是李红岩老师的逐梦之路,也是心灵之途、问道之旅,更是李老师在三尺讲台之外传道授业解惑的第二课堂。在这个课堂上,我读到了感恩的珍贵、奋斗的意义和梦想的力量。
李老师的感恩遍布逐梦之路。既有故乡的河流、童年的书包和爷爷的酒葫芦,也有艰辛的求学岁月里包容自己的母校和相伴成长的师长、同学、朋友,更有身处迷茫时激励自己勇往直前的亲人。感恩是一种胸怀,这种胸怀里装着多少感恩,或许与你本身需要感恩的对象无关,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格局,决定着一个人所处的位置和所朝的方向。现实世界里,人们对物的感恩往往来源于对人的感恩。李老师感恩的母校榆林高专,在我上学时已经升格为榆林学院。李老师感恩母校不仅是因为母校收纳了补习三年的自己,更因为母校里那些值得感恩一生的人,而我对母校的感恩正是因为有像李老师一样倾心育人的那些恩师们。我想,生活在这个世界里的每个人不仅要懂得感恩,更要努力让自己成为感恩的理由。
李老师的奋斗编织心灵之途。从东拉河畔一路走来,李老师北上南下,艰辛地叩开了大学之门,苦苦地在本硕博的求学之路上探寻,走出了一条曲折而又笔直的奋斗之路。我至今还记得,大学时李老师办公室的灯光经常深夜不熄。人生需要折腾,李老师的奋斗在于他永远不服输、永远不放弃、永远不安心,只有不懈奋斗才能使奋斗的目标和方向更加清晰,才能让自己的心灵之途绚丽多彩。李老师在《红肚兜》中用细腻的笔触倾诉了对妻子的爱,而在我的印象中,刘老师总是会流露出对李老师的崇拜,竭尽全力支持李老师一次又一次迈向奋斗之路。我想,奋斗在这个世界里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像生活一样去工作,像工作一样去生活,让人生的高度不断攀升。
李老师的梦想镌刻问道之旅。在《走出东拉河》中,李老师没有说他的梦想是什么,但却一直行走在问道的路上,用切身经历告诉学生如何去追求学问,尽管道阻且长,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能风雨兼程。李老师所问的道,既有学识之道,也有学术之道,更有为人之道。大学时,我初涉新闻写作,与李老师的相识源于他对我撰写的第一篇通讯的三次退稿,他只是指出问题,并没有亲自着手修改,逼着我认识新闻、了解新闻、掌握新闻,最终,我的这篇新闻处女作竟然获得了当年的陕西高校新闻奖。我想,每一个怀揣梦想的人都走在问道的路上,只有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柳暗花明,才能最终迈上“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人生之旅。
《走出东拉河》是告别之书,也是回归之书。李红岩老师的这本书告诉我,远离故乡的人就像放飞的风筝,一头拴着感恩,一头系着梦想,飞翔的高度取决于奋斗的力度。但是,无论飞得多高、飞得多远,每个人的心灵都应该走在回归的路上。
新闻推荐
清涧县公安局工作报告清涧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公安局局长 张殿文
2021年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安保维稳实现新常态。坚持统筹网上网下,狠抓事前、事中、事后各项维稳措施落实,先后组织开展节假...
清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清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