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清涧县惠家塬村第一书记贺翔翔小记

榆林日报 2020-11-16 08:41 大字

本报通讯员马相

初冬的清晨,第一缕温暖的阳光洒向黄土高原时,清涧县下二十里铺镇双庙河便民服务中心惠家塬村村民们便开始起床喂羊、采摘苹果……每个村民的眉眼都含着笑。“村里的变化都得益于我们的贺书记。”说到这几年的改变,村民们都对村里的第一书记贺翔翔交口称赞。

“能帮老百姓的还得是党员”

贺翔翔是中石化销售陕西榆林石油分公司的一名普通干部,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今年30岁。2017年9月,他主动报名去惠家塬村扶贫,担任第一书记。

九月正值雨季,惠家塬的土路没有硬化,第一次来村里,贺翔翔的车就陷在泥泞中,一起陷入的还有一辆农用车。贺翔翔赶忙上前帮着推车。开农用车的老乡看了看他,说:“能帮老百姓的还得是党员。”老乡走后,贺翔翔拍了拍衣服,才注意到自己胸前挂着一枚党徽。

上任伊始,他就走进每一户贫困户家里了解情况,看到有的贫困户家连个像样的桌子都没有,有的村民家里土窑洞出现裂缝却没钱修缮、有的村民身患重病没钱治病……看到这些,贺翔翔暗下决心,“一定要让惠家塬富起来,让村子面貌焕然一新,让每一个村民经济富足,让老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

若要富,先修路。为了改善村里的道路条件,贺翔翔到各部门协调沟通,申请资金,最后县交通局答应立项给村里修路。

“真是走到了村民的心坎上”

贺翔翔刚到惠家塬时,村内人口老龄化严重,真正有劳动能力的不超过10人。很多村民争当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这个位于山坳坳的村子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2户69人。怎么样才能让贫困户脱贫,让村民致富?

村里贫困户一没资金技术,二没劳力,要想脱贫致富,还得从传统的养殖业入手。摸清村里家底后,贺翔翔想到政府对养殖业有补助,村民投资一小部分,年底补助加上收入应该不错,两三年后可能还会有存款。有了思路,他就风风火火干起了养殖。

村民惠军卫身患直肠癌,一年要化疗三次,老母亲也体弱多病常年吃药。针对这个情况,贺翔翔给惠军卫量身定制了生猪养殖脱贫方案。很快,惠军卫家的猪就养起来了,2018年他家出栏猪16只盈利3万余元,年底还主动申请脱贫。“今年猪价更高,前半年卖了8头,收入近4万元。”惠军卫说。

看到惠军卫家改天换地的“大翻身”,贫困户们都看到了脱贫希望,不少在城里发展的年轻人也开始返乡创业。村长惠世和原本在西安经营红枣加工企业,现在也回家开始养猪,他对贺翔翔赞誉有加,“这三年,这个90后的年轻干部真是走到了村民的心坎上。”

“总得干出来一点事情”

现在的惠家塬村,面貌焕然一新:两户贫困户实现移民搬迁,住上了新房子;所有村小组通了水泥路,接上了自来水,接通了生活用电和网络通信;平整土地1800余亩,建起了山地苹果基地……而在中石化销售陕西榆林石油分公司的帮扶下,惠家塬村第一次安装了路灯、第一次打了水坝、第一次有了文化广场、第一次有了大规模的产业。

“戴着中石化这顶帽子来扶贫,不能给单位丢脸,总得干出来一点事情。”贺翔翔驻村后,经常很晚才睡,早上很早就起来,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但是自己家里的事情,他却经常没时间照顾。他在孩子5个月大的时候来到惠家塬,现在孩子已经要上幼儿园了,他回家时间太少,孩子也不认他,晚上不让他上床睡觉,每次回家他都要躲在客厅,等孩子睡着了再偷偷回到卧室。即便这样,贺翔翔也毫无怨言,他对于村子的未来发展也有了更多规划。

下一步,陕西榆林石油分公司还将继续在该村协调扩大产业规模,预计到2021年形成2000余亩高标准山地苹果基地;修建幸福老人院,用中石化力量关爱留守老人;让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新闻推荐

省市各界爱心济困协会爱心助学活动在清涧举行

本报讯(记者许鹏)11月10日,省各界爱心济困协会、榆林市各界爱心济困协会“贫困家庭大学新生捐赠爱心助学金”发放仪式在清涧...

清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清涧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