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扶贫打破“养在深闺人未识”难题清涧:农特产品“飞”出大山

榆林日报 2020-11-07 08:50 大字

本报通讯员苏一航报道 10月29日,“助力清涧消费扶贫,陕西人防在行动”活动在清涧县工业园区农产品电商公司举行。当天,省人防办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采购清涧县下廿里铺镇贫困户农特产品共计13万余元。这是清涧县开展消费扶贫的缩影。

今年以来,清涧县致力于让农特产品“飞”出大山,坚持将生产、流通、消费精准对接,各级各部门主动作为,“两联一包”单位“以买代帮”,爱心企业“以购代捐”,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全面形成了消费扶贫“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浓厚氛围。

1、在生产环节上下功夫——

产品好才能卖得好

该县通过严格生产标准、创建产品品牌、取得检测认证、建立追溯系统、强化日常监管“五步骤”保证产品质量,全面加强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质量保障。目前,已成功创建了“塬上清涧”县域公共品牌;西部粮仓、折镇粉匠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已成为市场翘楚;37家民营企业取得红枣、苹果、大棚蔬菜、黑毛土猪等农特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和良好农业认证。

2、在流通环节上下功夫——

渠道广才能卖得好

该县通过直播代言、直播带货、开设门店、搭载平台等举措,全面拓宽销售渠道。在中央电视台15个频道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3个频道为清涧红枣作宣传。9月5日阿里巴巴“2020丰收节公益直播盛典”,淘宝第一主播薇娅助农电商公益直播带货清涧粉条8000余单,紫晶枣3分钟秒杀一空。共青团县委10月26日京东清涧扶贫馆,全网引爆清涧农产品。为打破“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局面,清涧县积极在榆林、西安等地开设36家直销门店,专门负责农特产品销售推广。搭载阿里巴巴、淘宝、“扶贫832”等大型电商平台,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此外,“电商+企业”“电商+贫困户”“电商+合作社+贫困户”等多种电商发展模式应运而生,加速实现了网销农特产品的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

3、在消费环节上下功夫——

聚合力才能卖得好

中央定点扶贫单位国家卫健委、苏陕协作对口帮扶单位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资委扶贫合力团、爱心企业、周边县区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呈现出“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浓厚消费扶贫氛围。

截至目前,国家卫健委助农销售农产品1000余万元;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采购农特产品500余万元;国资委扶贫合力团累计购买农特产品百万余元;县委派出县级干部到周边市县推广销售红枣500余万元;“扶贫832”等电子商务平台累计完成520万元的销售额;西安清涧商会、恒吉实业公司等爱心企业及干部职工“以购代捐”红枣100余万元。

新闻推荐

清涧司法救助暖民心

本报讯(通讯员周勇记者张建伟)近日,一名刑事案件被害人的家属将一面写着“司法救助送温暖人民检察显真情”的锦旗送到了榆林...

清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清涧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