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王玉宝:银针济世四十载

榆林日报 2020-08-12 08:39 大字

王玉宝为患者进行针灸治疗

文图/本报记者 刘涛

核心提示

针灸,是中华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清涧县玉家河镇王家河村,有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乡村医生,他行医40多年,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用一根小小的银针,为数以千计的患者解除了病痛,受到患者的广泛好评,他的名字叫王玉宝。

1、青年梦想“为良医”

王玉宝出身于针灸中医世家,他的父亲是村里的赤脚医生,以中医针灸治疗为主。幼时,父亲经常为当地群众针灸治疗的情景,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中。“不为良相,即为良医”成为他青年时期的最大梦想。

1974年,20岁的王玉宝高中毕业后,本着对中医针灸的浓厚兴趣,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针灸技术。“当时农村缺医少药,群众生活贫困,生了病不去医院,就在家熬着。”王玉宝说,“一些腰肌劳损的疾病,都可以通过针灸来治疗,农民花较少的钱,就可以治病,而且治疗效果也非常明显。”

当时,父亲在给患者扎针的时候,手把手地教他针灸的手法、穴位、针法等,什么病要扎什么穴位,王玉宝都牢记在心。

经过四五年的潜心学习,人体361个主要穴位的名称,他大部分都能叫起,而且能够熟练运用。农村一般常见的感冒、咳嗽、肠胃和腰腿疼痛方面的疾病,他都能够针灸治疗。

2、为上千患者解除病痛

1980年,时年26岁的王玉宝结婚后,他一边种地,一边跟随父亲给周边的村民针灸治疗。30岁时,他开始独立给患者扎针。

2010年,王玉宝只身来到榆林,先后在西沙林校家属院、南门口肤施路、鸳鸯湖和东沙驼峰医院等地的针灸馆,从事针灸治疗工作。

面对更多的患者、更复杂的病情,王玉宝觉得自己原来单一的针灸疗法明显不够用。为了给患者提供更优的康复治疗服务,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就医需求,2014年至2015年,王玉宝先后来到北京、郑州等比较有名的针灸馆学习针灸、艾灸、拔罐和气血等疗法,不断提高自己的针灸治疗水平。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王玉宝掌握了“子午留驻针法”和“灵归八法”等针灸技法,再配合艾灸、拔罐等疗法,可以治疗腰腿疼痛、妇科疾病、肠胃病等常见疾病,而且治疗效果挺好。

40多年来,王玉宝通过一根小小的银针,累计为上千名患者解除了病痛,受到患者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3、将传统医术发扬广大

针灸是中华传统医学中的一种绿色疗法,没有副作用,而且见效快,深受患者欢迎。

王玉宝说,作为一名针灸医生,对待患者首先要做好沟通和安慰工作,打消他们思想上的顾虑,让其积极配合治疗。其次,态度要好,除了认真检查了解病情外,扎针时动作要轻柔,进针和拔针时速度要快,尽量让患者少受疼痛。有时,遇到一些态度不好的患者,他扎上几针,患者病痛一缓解,对他的态度就会转变,便积极配合治疗。

35岁的榆林人白某,患有浑身瘙痒症多年,晚上痒得不能睡觉,严重影响着她的生活,甚至一度有轻生的念头。她曾先后到北京、西安等地治疗,前后花费20多万元,仍不见好转。2018年9月,王玉宝运用针灸和艾灸两种疗法,对白某进行两个疗程14天的治疗,将白某的疾病去除,而且至今再没复发。白某仅仅花费1000多元,就将多年的顽疾彻底治愈,特意为王玉宝送来一面锦旗,以表感谢。

榆阳区清泉乡60多岁的高某某患有双膝关节疼痛两年多,走不了路,连卫生间也去不了,有时连床都下不了,几乎瘫痪。王玉宝对其进行针灸和艾灸治疗,第三天就可下地行走。又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高某某的疼痛大大缓解,最后彻底治愈。同样,高某某也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王玉宝的同事郭应林说:“王大夫服务周到,医术好,对待患者就像亲人一样,得到多数患者的好评。虽然他的年纪大了,但他还带着两个年轻的学徒,手把手地教他们学习针灸疗法。”王玉宝表示,他要把中华传统的针灸技法传承下去,发扬广大,直到自己干不动为止。

新闻推荐

清涧县气象局“蓝马甲”直通高考点

本报通讯员王旭韩慧摄影报道7月6日,清涧县气象局“蓝马甲”服务队开展考点直通服务,为高考学子提供贴心气象服务。在高考考...

清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清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