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家塬村的传说
刘小元
在宜君魏长城脚下有一个村庄叫白家塬,村子不大,但传说很多……
白家塬位于拔头塬腹地,山清水秀,土地肥沃,在农耕年代,亩产达到8斗。相传,王母娘娘的七仙女俯瞰这块神奇的土地,经常来此游玩,所以村中有个娘娘庙,每年三月十八,四邻八乡的善男信女,乡民百姓,或来朝圣,或来物资交流,一派繁荣景象。可惜白家塬村的娘娘庙、关帝庙、药王庙都于文革时期被毁了。
古时,宜君是兵家相争之地,抗拒匈奴,抵御边关少数民族的入侵,宜君地理独特,易守难攻,为国家安宁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使命。传说,当年白家塬村,人工挖了三百多米长的习武靶场,年轻后生骑马射箭,百步穿杨,最后成就了一位武状元,金戈铁马保家乡。
白家塬村的历史究竟有多悠久?除了老人口口相传,没有文字记载,就连老村子的几棵老槐树也甚是苍老,实在看不出年轮了。先民们依山选择背风向阳处,修建了一层层的土窑洞,在家门口栽棵槐树,挖口井,便形成一个村落,土窑洞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繁衍生息。
白家塬人来自何方?有人说来自陕北清涧县,也有人说来自山西老槐树。但这些都无从考证,只是老人们口口相传,最有说服力的是“挂影”和“拜影”。“挂影”是先民们每年大年初一最重要的拜祖活动,一年一个家族,轮流接力。在那个农耕年代,物欲并不发达的时期,举办的家族,一进入腊月就开始蒸馍、杀猪、杀羊、做豆腐、摊黄黄馍,总之要把拜影活动搞的很隆重。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参与,在外的游子也须赶回来参加。拜影实为认祖归宗,凝聚家族团结。那时交通不便,回家拜祖,要走一个晚上才能赶到。
白家塬人先是武姓,再是石姓,后来石家的上门女婿白姓代替了石姓,白姓成为主姓,故而村名叫“白家塬”。白家塬村中有地名武家畛、石家陵,都是历史的活教材。
大唐时期,国家昌盛,白家塬村人都居住在塬上,也就是现在新农村的地方,这片地一直叫房背后,村民在修建窑洞时,那些秦砖汉瓦多的数不清。白家塬村的北沟、庙沟、梨洼、背洼、苜蓿坡、李条洼到处都是梯田,老人常说,秦修边墙,唐建梯田,有了土地,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过去白家塬人住在老村子的土窑洞里,以梁分东塬和西塬。以家族居住地,又分前涧、涧底、对面子、后涧、上涧、下涧、上砭。
前涧人,耕读传家,重教育,文化人多,现在大部分都在外工作。崇尚文化的前涧人,男女平等,教育子女都得读书,书中自有黄金路。前涧人的女儿也知书达理,后代出了很多英雄人物,前涧人的外甥王永勤、王永宁都是共和国的将军。
涧底人和对面子人在旧社会都是穷人,人丁兴旺。其中“七只狼、八只虎”最为有名。据说,涧底有一家七子,七子都以善良为本,勤劳致家、兄弟团结,互帮互敬。七子每天晚上都要给父母汇报一天的工作,陪老人聊天,听老人言传身教,时间不早了才回家睡觉。“七只狼”的后辈也继承了先祖遗风,勤劳致富,根深叶茂,处处开花。“八只虎”穷则思变,教育子女,勤劳致富,白云山是宜君最早的共产党员,为共和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八只虎”的后背,思想进步,大部分都在外工作。
西塬,其实就是一道小山梁,把村子分成了东西塬,西塬以居住位置,分为下涧和上砭。下涧人勤劳、诚信做人。据一位名叫粉房家的老人讲,清末民国初期,下涧人家道贫穷,让孩子去黄陵长祥学漏粉手艺(做粉条)。学成后,便回白家塬村,开了粉房,做洋芋粉和绿豆粉,因做工精细、口感好,生意做到了周边几个县,售卖时童叟无欺。因此,白家塬粉房名声在外,成为佳话。
上砭人天生聪颖、勇于创新、不甘守旧、志在四方。上砭是一个大户人家,有离家投奔他乡在五里镇黄塬村,也有蒲城县上王村,他们勤劳致富、耕读传家。仍在上砭的,和睦相处、科学种田、发家致富,后辈大多在外工作。
白家塬村坐落在渭北黄土高塬丘陵地带,距宜君县城三十公里,距黄陵县城十四公里。白家塬土壤肥沃,人少地广。据历史传说北魏时就有了村名,先于武姓石姓,后来白姓来此村安居乐业,生生不息,繁衍后代。从白家塬走向他乡的好几个部落,如山岔的白家沟,五里镇的白家河、黄塬,蒲城县的上王村都是。据不完全统计,白姓人氏有3000余口,白姓人勤劳善良,耕读传家,是传承着正能量的大家族。白家塬人才济济,在宜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张家的天下,白家的党。白家塬人现已走向五湖四海,在各行各业为中国梦做贡献。
白家塬村中现有308人,他们是白家塬人的根,无论深在何处,记住娘生的地方亲。白家塬是不朽的传说,也是一首赞美的歌,希望在外的白家塬人好好学习,奋发图强,建设美丽的中国,更希望在家的白家塬人,以耕读传家为本,教育好下一代,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勤劳致富让白家塬有更好的明天,阳光更灿烂。
新闻推荐
视点法网恢恢,岂容罪犯或嫌犯成为“关不住男人”?“在押人员住院期间脱逃后酿命案”,这么一则新闻日前引发舆论...
清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清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