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的一生
●代江涛
这几天一直沉浸在一种躁动、烦闷、激越的情绪中,搅得工作效率变得奇低,不想吃饭,人也似乎灰蒙蒙、神经兮兮的样子。对什么也没兴趣,整个心头似乎被“石圪节"“双水村"“黄原"“铜城"“孙少平"“孙少安"“田晓霞"等地名、人名充斥得满满的,又空空的,躺在床上,感觉到身边的人和事,全与自己的心境不符,都那么多余,那么毫无意义。我知道,这是让一个已经长眠于地下二十多年,笔名叫路遥,本名叫王卫国的人弄的,是那部影响了好几代人的小说《平凡的世界》给弄的。
人的一生,到底是从绚烂回归寂静,还是由平淡趋向辉煌,大概总有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在左右。但不论如何,不肯向命运低头、不肯被挫折压倒,有勇气和力气来改变现状,这样的人总会让人肃然起敬。每当情绪低落的时候,每当平凡的生活过得太久之后,猛然来读路遥先生的作品,总会被一种力量所鼓动,被一种情绪所渲染,然后又找回昂扬向上的状态。
显然,这种情绪和力量,每个人都曾拥有过,但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无情,逐渐使这些美好的东西遁形了,无影无踪了,你既抓不到它,也看不到它,甚至也感觉不到它。它的消失,让我们的日子变得太寻常,太寡淡,让我们的人生变得太寂寞,太无趣。我们无法忍受平淡,却又逃避不了平淡。无法可想的时候,只能让作品描写的情境,来唤起我们美好的回忆。
品读路遥的作品,纵观路遥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郁闷、痛苦和煎熬,以至于他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完成《平凡的世界》这部长篇小说。到底是怎样的一生?令我无数次企图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而沉思,令我无数次通过反复阅读作品来找寻答案,令我无数次心潮澎湃寻访延安。
不平凡的一生
路遥的一生是极其不平凡的一生。1949年,正值新中国建立之初,路遥出生于陕北清涧县一个农民家庭,父母皆是目不识丁的文盲,家里人口众多,全家十口人只有一床被子,往往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无奈之下,他的父母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把他过继给延川的伯父家。在一个黄叶飘零、深秋的早晨,父亲带着路遥来到伯父家。第二天清晨,父亲以赶集为借口走了,路遥心知肚明父亲的想法,他并没有拆穿父亲也没有去追赶父亲,而是选择躲在村里一棵老槐树背后,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涕泗横流。多年以后路遥对朋友提到此事,才说出了心里的想法,他说:“我特别伤心,觉得父亲把我出卖了,但我咬住牙忍住了,因为我想到我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而回家后父亲没有能力供我上学。尽管泪水唰唰地流下来,我还是没有追赶父亲……"他不是不想叫住父亲而是不敢叫,“如果一叫,我爸爸肯定要把我领回去,我知道我要上不了学了。"那时他才六岁不到,就要接受这样惨痛的事实,六岁本应该是天真无邪的玩耍的年纪,不谙世事,不懂克制,无时无刻被宠爱着。那段苦难的经历对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埋下了伏笔,奠定了基础,也为关于苦难的描写,提供切身感受的素材,他写《平凡的世界》实际就是写他自己。
路遥的学生时代一直在伯父家度过,伯父家的情况只能稍微比他自己家好点,可以上学,但他时常为买不起几分钱一支铅笔而发愁。当时,路遥衣衫褴褛,裤子破了不敢到别人面前,有人搞恶作剧,专门把他拉到人群里,惹得哄堂大笑。1966年高考取消,他和大学失之交臂,但却成了风光的“革命分子",担任“红四野"首领。参与革命的最大好处就是他可以放开肚皮的吃肉了。1973年,路遥作为工农兵学员被推荐上大学,因当过红卫兵头头,很多大学都不敢要他,最后延安大学中文系的领导申沛昌冒着风险拍板,路遥才迈进大学校门。
大学里,路遥的生活依旧简朴。同学白正明说,一身灰的卡服是他的礼服,“老三样"(白、黄、玉米发糕)吃饭后一碗开水冲菜汤是他很喜欢的美味佳肴。
路遥的养母李桂英老人说:“儿子上大学前靠家里,上大学后靠的是林达,林达是北京人,家里境况好,在经济上给了儿子很多接济,就连背到学校里去的被子和褥子,都是林达给准备的。"
孙少平十七八岁去黄原揽工,没有资本,没有可以投靠的亲人,差点被炸得粉身碎骨,还能再皮开肉绽的情况下坚持每天在黯淡的灯光下看书,这一幕幕情景难道不是他自己的亲身体验?所以《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家或多或少的都是自己的影子,或者说是那个时代农村的真实写照。
贾平凹说,在文学路上,他是一个夸父,却倒在干渴的路上。1969年回乡务农,做过很多临时的工作,在一小学教过一年书,1973年进入延安中学中文系学习,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编辑。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改编成同名电影后,获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轰动全国,1988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获得茅盾文学奖。路遥由一名临时工,一个小学教师,蜕变成一名编辑,一个有相当知名度的作家,如果离开了勤奋和坚持,是绝对不可能的,但他把文学当成了一项神圣的事业,对文学创作满怀着宗教般的虔诚,绝不可忽视。而在创作《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的道路是充满曲折和磨难的,其曲折和磨难最强烈的体现是不顾生命不顾一切。到最后获得茅盾文学奖竟然为去北京领奖的路费而发愁。反观路遥身后的文坛,已经是一地飞舞的鸡毛,喧嚣浮躁、急功近利;商业炒作、遍地泡沫,他的后继者们统统把文学当成“利己主义者"的一种产业来不断开发。
在当时陕西,共有三个人茅盾文学奖,一个是路遥,一个是陈忠实,一个是贾平凹。他们三个人都出生在同一个地方,同样经受过苦难,可是我觉得无论是贾平凹还是陈忠实的作品都无法驾驭苦难,都无法把苦难的神性描写的这么有温度,这么深刻。而翻阅中国历史,那么多经历苦难苦难,描写苦难的人,要么被苦难折磨而死,要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历史遗忘,而这部《平凡的世界》一直影响至今,将其视为不朽一点也不为过。
这本他通过透支生命换来的巨著——《平凡的世界》,哪一页平凡过,哪一字平凡过。1992年11月17日早晨8时20分,一颗璀璨的巨星从中国文学的天宇间陨落了……
孤独寂寞的一生
孤独寂寞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人一生永恒的难题,更是人一生不可避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始终相信:孤独是化了妆的苦难,苦难是来经剪接的幸福。
作家高建群在回忆路遥的文章里写道:“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地球上行走……"的确,路遥是一位孤独的行者,长时间与苦难为伍,与苦难作斗争。
回望路遥的创作路程,极其坎坷,极其孤独。他以超常的勇气与远见卓识写了一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他寄给了全国的各大型刊物,可都给退回来了,没有人理解他的思想。他当时很苦恼也很无奈。他说他还要往外寄,如果这次再寄出去不发表的话,那他就把这个作品撕掉了。后来,得到老作家秦兆阳的欣赏,该小说获全国第一届中篇小说奖。
1981年6月,不到三十二岁的路遥,以顽强的毅力,用了二十一个昼夜,创作完成了十三万字的中篇小说《人生》。写出来后先后寄给几家刊物,可还是被退稿。他是一个天生的孤独者,在孤独中孕育的自信无人能懂,无人可比,他始终坚信并预言:要么巨大的成功,要么彻底失败。他的预言很快得到检验,《人生》发表后,他誉满天下,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在当时那个文学黄金时代,成名后本应该好好的生活,尽情享受成功的喜悦。
可是路遥没有,他为孤独而生,所以他从不畏孤独。凭借执着坚韧,一颗勇敢的心,他就像追日的夸父,朝着更为高远的目标迈进,在文学的殿堂里艰难的跋涉。他经过数十年的生活历练、三年翻阅报刊杂志、搜集资料,精心准备,三年的不懈写作,长达三年寄居在偏僻的县城和煤矿,进行封闭式创作,完成《平凡的世界》。
完成《平凡的世界》这部不朽的经典力作,建设这座辉煌的艺术大厦,过程坎坷,直到路遥耗尽了生命。呕心沥血创作完第一部后,很多刊物,都不愿意发表,他们认为这部作品不适应时代潮流,是一部失败的小说。不过,路遥坚信,孤立有时候不会让人变得软弱,甚至可以让人在精神上变得更坚强。他是怎么说的就是怎么做的,在屈辱的阴影,仕途的失败,苦涩的婚恋,环境的掣肘,面对重重打击的情况下,继续坚持创作。朋友王天乐发现他身体愈来愈糟,多次吐血,劝他停止创作第三部,激烈争论、大打出手后,他告诉朋友王天乐,说这辈子没吃没喝,还打了半辈子的光棍汉,他已经考虑好了,他要用生命去结束《平凡的世界》。的确,他不想让自己的文学梦想同肖洛霍夫、柳青一样因生命突然终止而成为残破的遗憾。经过前后六年的文学远征,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完成了小说《平凡的世界》的创作,并一举夺得了中国文学最高奖“矛盾文学奖"。
所以,每一次读路遥,品味他极其不平凡的一生,我都会涕泗横流,每读一次,就会有死活都想去哪里一次的想法,从而引起精神上的共鸣。
路遥时常一个人躲在山沟沟里摸着那血迹斑斑的黄土,时常惆怅,时常沉思,时常放哭,时常想一些与世界毫无关联的事情,而又为了文学不惜生命,不惜一切。很遗憾,我没有出生在这片土地上,很幸运,让我余生能够对这片土地刻骨铭心的体悟。站立在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上,面前是他的墓碑,他的墓碑孤独而坚挺。身后是从山道道、路坎坎耸立起来的时代建筑,建筑高大而不朽。
从某种意义上说——路遥还活着。
有时候我在想,一个人留下一座墓碑是否意味着他活了一回?
新闻推荐
三千年多的枣树栽培历史使清涧县成为了“中国红枣之乡”。从两万亩的枣林面积发展到现在九十万亩;从畜驮人背的麻袋整装到...
清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清涧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