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情之乡”的风流人物

西安晚报 2018-08-03 05:38 大字

清涧太极湾菌菇养殖大棚袁家沟

顺着黄河一路向南,湛蓝的天空下,黄河或转弯、或变宽、或平静,远处山峰高低错落,沿途美景让人流连忘返,从绥德出发,不到1小时的车程,记者就到了清涧的地界上。这里是毛泽东经典词作《沁园春·雪》的诞生地;这里是当代著名作家路遥的故乡;这里被人们称之为传统曲艺的“道情之乡”。当记者面对一个个平凡质朴的劳动者,不由得想起毛主席气势磅礴的词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国家非遗传承人

传唱道情六十载

穿行在清涧段的沿黄公路上,把140个行政村串起来的沿黄路蜿蜒曲折,在路上随时会听到悠扬绵长的旋律,或在田间地头、或在农家小院、或在院畔山茆,身处“道情窝子”的农家人自编自演,用道情传唱着美好生活带来的新气象。

记者此行采访的主人公之一,便是清涧道情最有代表性的演唱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白明理,他的演唱节奏明快、内涵丰富、韵味婉约灵活。2006年国际学术交流会上,白明理的道情演唱风格让国际友人对清涧道情刮目相看。

今年76岁的白明理是清涧县李家塔镇郝家畔人,记者见到他时,他戴着一顶帽子,已经花白的胡子有点长,热情地邀请记者进屋。

“我是从8岁开始接触道情的,1952年的冬天,村里请来老师办了三个月的冬学,每天在村里教清涧道情,学费是一个学员每天交2.5斤小米,我家里贫困无米,只能在窗外偷听偷学。”白明理说,道情起源于唐朝,清涧道情起源于明末清初,当时清涧县姬家沟镇的白草寺里有许多道士,道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后来听到当地农民劳动时唱信天游,便将信天游和妇女哭泣的声音加入了道人自己唱的歌曲中,由此产生了清涧道情。

白明理告诉记者,自己从小记性好,又喜欢唱歌,平时听到的歌曲,无论是道情还是其他歌曲,只要听几遍,自己就会唱了。他的天赋也被一些唱民歌、唱戏的师傅看中,想要培养他成为专业的歌者。但是因为家中贫穷,作为家里的长子,他不得不暂时放弃自己的爱好。在他24岁时,父亲去世,他用劳动收入将2个弟弟、4个妹妹拉扯大,并且帮他们成家立业。

“不管生活多么苦,我一直都深爱着道情,每年村里有庙会、文艺活动,我就要去听,干农活干累了,就吼上几嗓子,日积月累学会了几百首歌,只要有时间就唱,慢慢地唱出了名气。”白明理说,2005年,自己62岁,鼓起勇气参加了民歌比赛。后来,又陆续获得“十大陕北民歌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称号。

2005年,白明理被县里推荐到市里,代表清涧县参加了榆林市民歌大赛。

“要去比赛了,但是我是个穷农民,有钱买化妆品,没钱请伴奏,就凭一副嗓子,清唱了一首《走西口》,没想到从1200名参赛选手中进入到前20名参加决赛”白明理说,最终在决赛中,我唱的《掐蒜薹》居然得了榆林市第二名,当时激动地哭了,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2007年1月,著名华人歌手龚琳娜听闻白明理的清涧道情唱得好,怀着5个月身孕的龚琳娜到清涧县城后,坐上一辆货车来到白明理的家学习道情的唱法。“我不识谱,只会原汁原味的唱腔,龚琳娜也是热爱歌唱的人,在我家住了3天。”白明理说。

如今,多项殊荣在身的白明理常常在全国各地参加演出,只要有人请他去唱清涧道情,无论有无出场费,他都随叫随到,不顾自己年纪大体力不支,更没有一点“明星”的架子,就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清涧道情这项传统曲艺。

说起今后清涧道情的发展,白明理最担心的是道情失传。“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怎么喜欢道情,喜欢唱流行歌曲,所以我一直担心道情失传,现在我没事就去清涧县城的学校给孩子们教道情,让道情走入校园,很多的小学生特别喜爱,最小的8岁就开始学习唱道情,这样清涧道情就不怕失传了,相信清涧道情一定可以走向全国。”白明理说。

沿黄公路延伸到咱村

转型建菌菇养殖基地

在沿黄路边上,70后村支书惠东宁的菌菇养殖大棚格外显眼。在7年多村支书的岗位上,惠东宁把鲍家山这个偏僻贫困的小村庄,发展成双庙河乡红枣、畜牧产业示范村。现在又借助沿黄公路,建立起了菌菇养殖基地,带领大家一起走上致富路。

“清涧被誉为‘枣都\’,但是清涧的枣因为没人打理,没有深加工,农民往往是白辛苦。”惠东宁说。

2008年,29岁的惠东宁结束了在外的打拼创业,踏上了回乡之路。那一年,惠东宁被选为鲍家山村的村委会主任。

鲍家山村毗邻黄河,山大沟深,村民的饮水和出行是急需解决的两大问题。为此,惠东宁积极争取县水利部门12万元的资金和项目支持,解决了鲍家山村长期以来的饮水困难。2010年,他个人拿出3000元作为启动资金,发动村民筹钱筹劳修建环山路。在他的带领下,经过一年的努力,鲍家山村修通了11条环山路,累计75公里,全面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问题。2017年,沿黄公路全线贯通,清涧县为了让整个村落和景区连接起来,富裕村民,把沿黄公路延伸到大山里,而鲍家山村就是沿黄路经过的一个小山村。

鲍家山村是黄河岸边红枣优生区,近些年由于气候等多方面的原因,红枣欠收、烂果、滞销等问题时有发生,惠东宁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决定引进发展以香菇和蘑菇为主的食用菌种植产业。2015年,合作社先后引进食用菌新品种4个,开始了食用菌试种,当年就取得了成功,合作社也实现了从红枣加工到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种植的成功转型。

为了帮助贫困户更好地接受这项新产业,惠东宁先后为鲍家山村和徐家畔村几户贫困户每户免费建设一座种植拱棚,每座拱棚免费提供1000个菌包。惠东宁说:“我们把枣枝等废弃木柴收购回来,经过制麸、装袋、灭菌、养菌等一系列的程序后,制作成香菇和蘑菇菌包,免费发放给贫困户,帮他们建起养菌拱棚。”

2016年,合作社为鲍家山、徐家畔两个村的贫困户共建45个拱棚,每个拱棚发放1000个菌包。合作社还为赵家河、李家洼等5个村子建设200多个拱棚,让200多户贫困户参与到合作社的种植项目中来。

在双庙河菌菇养殖基地——双盛专业合作社。一块平坦的土地上,一眼望去,全是覆盖黑色防晒网的大棚,这就是惠东宁的菌菇养殖基地,大棚里一包包一尺多高的菌菇整齐地摆放好,两名工人拿着水管在浇水。

“过去没有沿黄公路,种植的这些东西都无法销售,现在沿黄公路全线开通,基地里生产的菌菇才能销售出去。”惠东宁介绍,菌菇养殖基地,政府在资金上支持了一部分,自己也筹措了一些,花费了240万元办起了有30个大棚的菌菇养殖基地,现在还没有全面建成,建成以后30个大棚能摆放20万个菌菇包,一年的收益预算在40万-60万元。

脱贫路上带头人扶贫扶志又扶智

记者见到郑小波时,他正在石盘今年计划脱贫的韩家山村委会下乡。说起在石盘工作的经历,这位年轻基层干部打开了话闸子。

“我来石盘快两年了,石盘是清涧最东北端、紧靠黄河沿岸的乡镇,撤乡并镇后,现在叫石盘便民服务中心了,因其地理位置特殊,素有“鸡鸣闻三县、鼓响震两省”的美称。辖15个行政村,7000多人口。沿黄路在清涧只有在石盘境内才是真正的沿着黄河穿行。”郑小波说,“2017年沿黄路全线开通以后,作为石盘的带头人,我认为这是历史性的机遇,我有责任和义务抓住发展机会,让这条路成为老百姓的脱贫路、致富路、小康路!”

郑小波带着记者来到了黄河畔,上坪村千亩无公害绿色黄河滩枣园里,滩枣生长得枝繁叶茂。郑小波说,“要建成上坪黄河滩枣等农业与旅游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基地”这是2017年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上坪村有黄河母亲峰和闯王寨等旅游景观,有沿黄路的便利交通,有上坪黄河滩枣的地标美食,这些软实力要成为脱贫攻坚的硬支撑,发展旅游观光、采摘农业,得天时、地利、人和。

沿黄公路在修建时,郑小波就争取了项目,在上坪修建了两个滩地游客观光区和一条以红枣为主的农副产品展示销售长廊。“十一”黄金周,络绎不绝的游客来到上坪村,火爆的鲜枣销售场景让大家记忆犹新,红枣卖出了每斤3元的价格,游客园里采摘,长廊销售,增加了收入,也带动了杂粮销售。上坪村民提前售卖红枣,得到了实惠,避免了损失。谈到这里,郑小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驱车前往上喜畔村的路上,郑小波给记者讲了他的扶贫故事。“高增富是石盘村我帮扶的贫困户,有一年,他打水窖时不慎失足致双腿跌折,却拒不就医,致双腿落下了严重残疾。”郑小波说,2017年5月贫困户数据审核,他从实际出发,顶住压力将其识别为贫困户,为其安排了养羊产业,并亲自担保助其申请了小额扶贫贷款。石盘雪梨是当地品牌,但是高增富的梨树多年来疏于管理,无经营收入,他又帮助并督促其加强梨树的经营管理,并通过沿黄路上摊点对外销售,收入7000多元。经过危房改造后,高增富搬入了新家,兴奋不已。

“石盘的脱贫攻坚任务非常重,但是我们抓住了沿黄路开通的脱贫机遇,我们更有坚如石、安如磐的石盘精神!”郑小波说,搭上了沿黄路的便车,黄河滩枣可以远销外乡,但是在本地的贮存加工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要让老百姓能依靠石盘的主导产业致富,政府就必须想在老百姓的前头。所以,规划中的红枣加工厂、红枣冷库等项目已经动工实施,计划在今年秋天投入运营,真正解决老百姓存在的困难,才能让大家脱贫致富。

《沁园春·雪》诞生地

——袁家沟村

沿黄公路距离清涧县城10余公里处,有一个很普通的小山村,但就是这个小山村,却成了闻名全国的“神奇”村。因为这里是千古名篇《沁园春·雪》的诞生之地;是毛泽东向全国发出著名的《东征宣言》之地;是陕北最早的革命策源地之一;是养育出四位省委书记和百余名中高级领导干部之地。这里,就是高杰村镇袁家沟村。

1936年2月5日,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机关总部翻山越岭,傍晚时分到达袁家沟村。当时,毛主席住在村民白育才家的五孔窑洞里,沟道对面是红军总部机关驻地,博古等人居住在此,相邻的同一排窑洞设有警卫排、伙房、机要室、电台部等。

2月7日,毛主席视察东征地形时,登上高家洼塬,挥就了千古名篇《沁园春·雪》。

毛主席在袁家沟村生活和战斗了16个昼夜,对后来白如冰、白栋材等一大批热血青年坚定革命热情,投身革命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以至于袁家沟村户户有红军、家家有烈骨,更使得袁家沟村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如今,清涧县已启动了“袁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多方参与,逐年投入,现已完成投资3000多万元,修缮装饰了毛泽东等伟人故居、红军总部机关、机要室、电台室等红色革命遗迹,整治绿化了村容村貌和道路,河槽进行了卷洞回填、改造拓宽了公路,建设游客集散广场、停车场、公共厕所及有关服务设施,目前,东征革命纪念馆也在建设中。

袁家沟红色旅游景区紧靠北国风光景区,集红色游与乡村游于一体,将是沿黄线红色旅游的重要一环。

打造石板清涧名片

“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是榆林的一句名谚。说得是清涧盛产石板,通过沿黄路到达清涧时,给记者印象最深的是清涧城里的石板文化墙,桥梁石板上的文化挡板,无不显露着这是一座与石板有关的文化小城。

清涧县石材资源储量丰厚,沿黄河、无定河、清涧河流域硬石覆盖约58平方公里,平均厚度10米,储量约5.8亿方。近年在石材企业及政府资金的带动下,新兴加工企业10多家,石材加工初具规模,去年实现产值达2000万元,带动劳动力转移300余人。清涧的石板表面平整,色泽青蓝,纹理清晰,质地坚硬,且资源丰富,因此清涧有石板之乡的美称。行走在清涧城里乡间,随处可见青石板,大街小巷、道路两旁、广场景点,铺天盖地的石板、石材、石料比比皆是,有石窑洞、石板路、石板文化墙,清涧县城更像是一幅刻在青石板上的民俗版画。

据《清涧县志》记载:清涧石板闻名遐迩,为本县一宝。早在商代,先民就用其雕刻人像;至东汉,无名的艺术家在宽大的板石上创造出瑰丽的图画。其表面平整,薄厚均匀,结构细密,质地坚硬,色泽多样。

近年来,清涧石制材料和工艺品的销路逐步打开,在当地大量使用的同时,还远销延安、西安及北京、宁夏、内蒙古等地,深受各地客商青睐,成为清涧经济的新亮点。

立足于自身特色,清涧县提出了用清涧石板打造石板清涧的城市建设思路,全力建设魅力清涧,就是围绕风韵枣都、石板之乡城市形象,以清涧石板文化为载体,全面推进特色城市建设,把清涧这个小城打造成一张富有独特魅力、富含特色文化、富集人气商机的大名片。

沿着城区210国道,清涧县秀延广场建成了大型红枣灯笼墙体、石板词碑;在210国道西沟砭至老坟湾段,打造出风韵枣都,石板之乡,英雄故里。山水清涧系列雕刻经过整合与打造,该县已形成了育人成材教育板块、红色道德文化板块、红枣文化板块、历史宗教文化板块4个重要的文化经典板块,成为清涧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本版文/图记者许森枷李长江实习生雷丰报眉题字/高继承

新闻推荐

校园因文学而高贵 记陕西省西安中学“二月”文学社

二月文学社师生外出采风陕西省西安中学有个二月文学社,成立于2009年5月,以“丰富校园高雅文化、陶冶师生文学情怀、提...

清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清涧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