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设施 助力***看清涧如何绘就民富县强图

榆林日报 2018-03-19 12:23 大字

本报记者刘予涵 通讯员任艳莉

去年以来,清涧县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从群众最期盼的吃水难、用气难、住房难等问题入手,全力推进保障房建设、人饮工程、沿黄公路改造提升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努力使群众收入大提高、实惠大增加、生活大改善。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实施农机厂、稍门坡、虎头峁等3个棚户区改造工程和福源华通、老峰湾两个片区改造工程,力争走出一条可复制推广的片区改造新路子。开工建设赤土沟、老峰湾、西城区、康家圪台、上七里湾等10个分散型“昼夜”两用市场和文化广场,彻底解决“马路市场、杂货广场”等老大难问题。完成引黄供水工程净水厂和管网铺设,秀延河综合整治项目1号、2号钢坝和管网建设。精细化打造笔架山生态文化园,打造“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的秀美县城。完成沿黄公路三期尾留工程和县乡道路改建工程,硬化通村路275公里,实现水泥路“村村通”。

围绕实现群众“住有所居”目标,全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最大限度地改善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环境。2017年完成搬迁1455户4861人。通过***实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改造三项户298户、照明用户2328户,农网改造25公里,22个光伏扶贫项目并网运行,完成农村文化广场和活动室13个,建成贫困村卫生室78个。

兴水利民润厚土

2017年,清涧县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项目为支撑,以改革为动力,以工程建设为重点,不断强化水利管理和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健全水利科学发展体制机制,着力提高民生水利发展水平,构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人饮工程在清涧县面广量大,因解决程度差、年久失修、管理管护不到位、原有水源水量减少、村民居住分散、地形复杂等因素,存在不少问题。为了确保在3年内全部解决该县的饮水安全问题,今年该县水利部门抽调技术人员,共分4路,每个工作队由一名正科级干部带队,对全县124个贫困村及饮水困难村进行摸点和勘测规划。安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13处,其中涉及贫困村78个,解决饮水困难总人口43488人。

“路通了,出行更方便了”

“没修通路之前,我们干农活只能步行。现在开着三轮车、骑着摩托车就能直接到达枣林,而且沿黄公路修到了我们家门口,客商的收购车也就能直接开到家门口了!”该县高杰村镇一枣农的话道出了群众的共同心声。提起道路变化,受益群众的喜悦洋溢在脸上。

近几年来,清涧县以实现“内通外畅、四通八达”为目标,不断加快交通建设步伐,“四纵四横一大环”大交通体系日趋完善。同时,积极实施***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共建成通村水泥路87条,共计221.4公里,通畅112个行政村(含8个贫困村),通畅率达到100%。新修生产道路124.5公里,维修生产道路52公里,混凝土硬化村组道路8.5公里,砖硬化村组道路44.8公里。

新闻推荐

将一枝柳,插在诗里 任静

将一枝柳插在诗里窗外飞扬的花瓣便响成暮春最鲜亮的音符把伤痛藏在花朵后面用每一片花瓣包容阳光在干枯的枝头结出绿叶谷雨来时请飞鸟也来让所有悲伤的鸣叫与颓废的色彩握手言欢(作者祖籍清涧,现居...

清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清涧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