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合力齐攻坚产业扶贫见实效 ——省国资系统“合力团”助力全省脱贫攻坚综述
今年5月,省国资委召开省属企业和驻陕央企助力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成立省国资委系统助力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和9个由企业领头、分地市包抓的扶贫“合力团”,为实现追赶超越和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贡献力量。
半年多的时间里,省国资委根据中央和陕西省脱贫攻坚工作决策部署,全面整合省属企业和央企资源,以产业扶贫为抓手,以解决区域性贫困为重点,充分发挥国企在项目、资金、技术、管理及信息等方面优势,通过产业布局、技术嫁接、资金注入、就业带动等形式,倾力助推全省脱贫攻坚。
对接项目117个
开工项目计划投资170亿元
省国资委着眼脱贫攻坚重任,动员93户国有企业(省属企业42户、在陕央企51户),依据企业规模、行业分类,通过合理搭配、优势互补,组建9个助力脱贫攻坚“合力团”,对接宝鸡、咸阳、铜川、渭南、延安、榆林、汉中、安康、商洛9个地市,以“打包捆绑”形式,面向全省55个国定贫困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每个“合力团”团长单位由一户大型省属企业担任,副团长单位由一户在陕央企担任。
截至目前,“合力团”共对接产业扶贫项目117个,已开工建设项目55个。开工项目计划投资170亿元,已到位资金28.9亿元。已带动就业人数12594人、带动贫困户5975户。
宝鸡“合力团”对接项目11个。其中:调研规划项目2个、具备开工条件项目1个、已开工项目8个,已投资4.8亿元;
咸阳“合力团”对接项目10个。其中:已签约项目3个、已开工项目7个,已投资0.19亿元;
铜川“合力团”对接项目14个。其中:已签约项目8个、已开工项目6个,已投资0.4亿元;
渭南“合力团”对接项目12个。其中:已签约并具备开工条件项目8个、已开工建设项目4个,已投资0.06亿元;
延安“合力团”对接项目11个。其中:调研规划项目4个、已开工建设项目7个,已投资14.1亿元;
榆林“合力团”对接项目14个。其中:具备签约条件项目2个、已签约项目5个、具备开工条件项目5个、已开工建设项目2个,已投资0.8亿元;
汉中“合力团”对接项目10个。其中:调研规划项目2个、具备签约条件项目3个、已签约项目1个、已开工建设项目4个,已投资1.04亿元;
安康“合力团”对接项目17个。其中:调研规划项目5个、具备签约条件项目2个、已签约项目2个、具备开工条件项目1个、已开工项目7个,已投入资金3.2亿元;
商洛“合力团”对接项目18个。其中:已签约项目5个、具备开工条件项目3个、已开工项目10个,已投资4.27亿元。
夯实责任建机制因地制宜谋发展
为扎实推进“合力团”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省国资委成立了省国资委系统助力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建了5个职能工作组。明确每名委领导联系一个“合力团”,负责指导和协调工作。制定出台了《国企“合力团”助力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和《陕西省国企“合力团”助力脱贫攻坚扶贫工作考核办法》《关于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明确国企“合力团”产业扶贫目标任务;举办了省属企业光伏扶贫工作座谈会,下发了《关于在定点帮扶村推广光伏扶贫的指导意见》;开展了扶贫产业投资基金运用与操作业务培训,有效缓解了产业扶贫资金短缺、融资难等问题。同时,各“合力团”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形成了责任明确、职责清晰、密切配合、协同推进的网格式脱贫攻坚工作机制。目前,9个“合力团”全部举办了产业扶贫项目集中签约及开工仪式。
选择什么样的扶贫项目?如何确保项目产生稳定可持续的效益?怎么让贫困群众分享项目发展的成果?围绕这些焦点问题,各“合力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合力团”聚焦产业扶贫,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产业扶贫。通过加快产业基地、园区建设进度和龙头企业、合作社、规模以上企业培育力度,形成一批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扶贫助推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的解决。
铜川“合力团”已签约12个产业扶贫项目,总投资14.339亿元。这些项目实施后将带动8000人就业,帮助2943户贫困户脱贫。其中,耀州区关庄扶贫产业物流园万吨冷链仓储深加工项目是中国供销合作社在全国布局项目之一,前期由陕西供销集团与当地民企(高原农业)合作建设。省高速集团将与高原农业合作,通过投资扩股方式投入3000万元,助力项目建设。
榆林“合力团”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特色等实际情况,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榆林市实施了榆林黄河红枣品牌提升项目,由榆林市人民政府出资200万元,陕煤集团出资800万元。通过申请注册“黄河红”商标,创新红枣宣传模式,挖掘黄河红枣文化,推广黄河红枣品质优势,不断提升黄河红枣品牌知名度。陕煤集团联合清涧县投资2.4亿元,实施红枣深加工项目,该项目在助力清涧县脱贫攻坚的同时,可辐射吴堡、佳县、延川等其他红枣种植县。
此外,汉中“合力团”结合当地玉矿资源,在南郑县建设汉中玉文化产业项目,可提供就业岗位超过5000个,目前已完成土地划转,并开工建设。延安“合力团”聚焦延安地区苹果、油气资源优势,建设苹果示范基地、实施油田伴生气利用项目。咸阳“合力团”依托牧草优势,为长武县引入秦宝肉牛繁育基地产业化项目,并将光伏发电融入其中,实现光伏发电与农牧产业的有机结合。
形成国企产业扶贫的“陕西实践”
目前,省国资系统“合力团”的扶贫足迹遍布关中、陕南、陕北,各国有企业握指成拳、凝心聚力,较好地发挥了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优势,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与此同时,陕西省统筹推进国有企业“大兵团”作战,不断探索产业扶贫模式,创新扶贫思路,形成国有企业产业扶贫的“陕西实践”。
一是组建产业扶贫开发公司模式。按照企业主体、市场主导的原则,整合“合力团”资金,成立了4个产业扶贫开发公司(渭南产业扶贫开发公司、延安产业扶贫开发公司、榆林产业扶贫开发公司、佛坪产业扶贫开发公司),注册资金共计7.65亿元,帮扶当地做大做强特色拳头产业,增强贫困地区经济持续发展能力。其中,渭南市政府、渭南“合力团”成员单位共同发起设立的渭南合力产业扶贫有限公司注册资本达3.55亿元,各发起人全部以货币出资。
二是建立产业扶贫基金平台。商洛及铜川“合力团”出资14.5亿元,设立3支产业扶贫发展基金(陕西能源集团产业基金、陕西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陕西工业技改投资基金),探索资源收益共享机制,拓展贫困户脱贫增收渠道。其中,金控集团陕西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投资10亿元,与铜川市财政局一起成立了陕西省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此外,陕西能源集团西部证券公司投入5000万元,设立“西部证券商洛教育扶智计划”,每年投资收益全部用于资助商洛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生就学。
三是结合实际探索不同形式攻坚平台。商洛“合力团”坚持扶贫“三变”改革思路,突出“精准”脱贫关键,凝练出了“政府搭台+企业引领+(基金支持)+农户联动”、增资扩股发展重点产业、“企业投资、国家补贴、金融支持、群众自筹”股权设置、基金“三动三联合”等四种扶贫模式。
四是积极推进就业扶贫。按照“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要求,引导鼓励93户成员企业积极开展就业扶贫。7月18日,省国资委与省扶贫办联合举办了“合力团”93户成员企业全部参与的首届“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此次招聘面向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现场及网上报名人数达到7892人,经过身份界定、面试、体检等环节,最终录用562人。
下一步,省国资委将继续深入贯彻《国企“合力团”助力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强力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加大人力、物力及资金投入,力争2017年各“合力团”确定的投资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充分发挥省国资委系统5个职能工作组的作用,加大督导、宣传及考核力度,以问题为导向、以考核为杠杆,切实发挥考核的能动作用,以考核促问题整改,以考核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贺静静通讯员徐东)11月10日—12日,第97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重庆举行。陕西的清涧县党政企代表团在县长高明伟的带领下参加了这一盛会。展会上,高明伟当起了清涧红枣代言人,向全国观众...
清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清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