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情系笔架山 拳拳爱国情

榆林日报 2017-10-27 21:27 大字

延安日报记者 朱佳雨

巍巍笔架山,屹立于清涧县城西。看笔架山,弥漫的是一种醉人的安详,承载并传承着的是无数英烈们的故事与永久不灭的信仰。到笔架山朝拜,一种压抑不住的情感在流动,一种饱含敬仰、无比坚定的信念表达喷薄而出。

清涧文化底蕴丰厚,自古有“全秦要户”之称。笔架山据清康熙十年重修天门碑记:“延郡名山,在我邑为多,而见载之者甚鲜。惟邑西之笔架山,列诸皇舆考为仅见,云有峰且高,有巅且峻。”仰望此山极似架笔木阁,也像劳动工具耙子,可见此山高峻圣奇之特别。笔架山又称汉元山,这是老百姓为纪念解放清涧的红军储汉元等烈士而命名。

笔架山灵秀峻峭,纵贯南北,是清涧县城的一道天然屏障。山南边脚下,建有笔架山的石牌楼和仿古建筑的宽州阁,这是登临笔架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景观。沿着笔直的石阶穿过石牌楼拾级而上,路的两边及周围青松苍郁,翠柏葱茏,鸟语花香,曲径深幽。民主革命先驱惠又光陵园建在山腰上,临近山巅处,矗立着一座人民烈士纪念碑,还有三座烈士墓。山的顶端及附近道教庙宇一座连着一座,还有供游人憩息的亭台石凳及文化景观,尤其是一座仿古建筑的红塔屹立在山巅,格外引人注目。站在笔架山巅,清涧县城一览无余,秀延河犹如一条玉带从山脚下绕县城缓缓流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映衬,美不胜收。正如前人《笔架山》诗云:“何年大笔写宽州,拼得珊瑚作架留。涧水淋漓频染翰,山川景物一齐收。”

笔架山的独特优势使其在解放清涧战役中显示出重要战略地位。1947年3月31日,国民党军队占领了清涧县城。西北野战军转入战略进攻后,于1947年10月6日向清涧守敌发起猛烈攻击,扫清了县城外围据点,余敌盘踞城内和笔架山阵地,负隅顽抗。为迅速攻占笔架山,占领制高点,358旅716团团长储汉元负责攻打笔架山。他带领战士们以敌人守备较弱的山南阵地为突破口,10月10日上午,经过激烈战斗,战士们占领了能鸟瞰全城的制高点笔架山,11日早上攻克县城,活捉敌76师师长廖昂、少将参谋长刘学超等将领。储汉元团长在此次战役中不幸牺牲。

笔架山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记录着英雄们当年改天换地的凌云胸怀。为了缅怀先烈,使英雄忠魂永垂不朽,革命精神光照千秋。战友们把储汉元(湖南桑植人,长征战士)烈士墓建在笔架山上。储汉元墓西边埋葬的是红军长征战士黄锦绣(江西吉安人,牺牲时29岁)。后来,清涧县把白雪山(清涧人,参加过北伐战争,后曾任陕北游击队第二支队长,1934年牺牲,年仅29岁)烈士墓迁葬在储汉元墓东边。耸立在笔架山的人民烈士纪念碑高7米,碑上镌刻着许光达将军的题词:“为党为人民而牺牲永垂不朽”;还刻着60多位连级以上为国捐躯的烈士姓名;并记载了西北野战军转战陕北的艰难战斗历程,纪念碑和烈士墓后来进行了修缮改造,使其更加庄严肃穆。清涧县还在笔架山建立了师勇军(1965年生于清涧,1987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烈士纪念碑。2011年,清涧县把民主革命先驱惠又光(1884年生于清涧,1909年考取陕西省立师范学堂并加入同盟会,继而追随孙中山,为民主革命奔波,1927年9月病逝于上海。1929年公葬于清涧南坪)陵园迁建在笔架山。陵园牌楼正面刻有蒋介石、于右任等当年国民政府修建惠又光纪念堂时的题词。

当战争的硝烟散去,历史的天空澄碧如洗。每年农历三月三笔架山的传统庙会上人山人海。人们踏青巡游,领略文化魅力,再到山巅极目远眺,心旷神怡,仿佛1947年解放清涧的那场硝烟弥漫的笔架山战斗在脑海中浮现。今天,我们去笔架山沐浴信仰的光芒,去感受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明天,我们将肩负责任,奔赴自己的岗位,为笔架山永远巍峨,努力工作。

新闻推荐

铺就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榆林市加快实施易地扶贫移民搬迁之清涧实践

清涧县沁园小区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清涧县安家畔移民搬迁分散安置点。正在建设的清涧县下七里湾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艾永华白斌张瑜一电视、冰箱一应俱全,沙发、茶几焕然一新。厨房的用具摆放得...

清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清涧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