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钟明善的《沁园春·雪》情结

西安晚报 2017-08-13 05:43 大字

陈列于毛主席纪念堂的钟明善书法《毛泽东主席词沁园春·雪》

屈指算来,我与钟明善先生往来已整整11个年头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交往的深入,我愈来愈深切地感悟到,他不仅在书法创作和书学理论方面取得斐然成就,拥有巨大影响力,而且在民俗研究、戏曲传承、艺术教育、国画创作、社会活动诸领域也成绩卓著。更值得称道的是钟明善先生在古典文学和诗词领域的深厚造诣,在此以他与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雪》的情结为例。

钟明善自幼对文学艺术情有独钟,人生的第一个理想是成为一名作家。所幸灵童禀赋,志得意满,17岁即被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录取,受业于中国古典文学专家、诗词及文艺理论大家霍松林教授,文学的星星之火被尽情燃烧,而气势磅礴的当代诗词扛鼎之作——《沁园春·雪》,更是他不辍钻研、常读常新的范本,即使在政治运动中处于被“教育”、“专政”、“改造”对象的极端困苦处境中,依然初心不改、薪火不灭。他就像一名虔诚的朝圣者,一步一个脚印,穿越字里行间,聆听作品诞生时的第一声呐喊。

1935年10月,红军完成长征,胜利到达陕北。1936年,部队来到陕西清涧县高杰村袁家沟休整。到2月7日,这一带已经飘了几天的鹅毛大雪,雄浑壮观的北国雪景触发了毛泽东的诗兴,怀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他一气呵成在中国革命史和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沁园春·雪》。

在无数次的研读中,钟明善对《沁园春·雪》有着愈来愈深刻的理解,撰文曰:“在浩瀚的中华文学史上,毛泽东同志的词作《沁园春·雪》好像一颗耀眼的明珠,令人拍案称绝……此作无疑是古往今来豪放派词作中最为优秀的作品之一,其宏大豪迈的气魄古今罕有相匹者。前半阕描写陕北雪景,是站在宇宙空间看地球。‘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把静态的雪中山川写活了、写动了。后半阙,评价历代英雄人物,‘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结句用‘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逝者如斯,古代大英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被历史巨浪带走成为匆匆过客,‘数风流人物\’只能是‘今朝\’的共产党人。作者站在中华民族辉煌历史的高度,以雄才大略写出了第一等襟怀、第一等气魄、第一等境界的不朽诗篇……”

在对《沁园春·雪》一遍又一遍的赏析中,钟明善的眼圈一次又一次湿润了,心灵在气吞山河的词作中无数次被激荡、被启迪、被升华。无疑,该作成为钟明善最喜欢书写的内容,篆书体、标准草书体《沁园春·雪》先后被钓鱼台国宾馆、北京玉泉山等地永久性陈列,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为纪念伟人毛泽东,2011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决定在毛主席纪念堂设立韶山、井冈山、遵义、延安四个厅,陈列反映毛主席革命生涯中具有重大标志意义的主题书画作品。为延安厅书写毛主席词作《沁园春·雪》的任务落在钟明善的肩上。

为了不负重托,交出满意答卷,年逾七旬的钟明善满怀深情,不避寒暑,先后多次到纪念堂瞻仰领袖遗容,深入毛主席战斗和生活了13个春秋、开创了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陕北革命根据地实地考察。枣园、瓦窑堡会议旧址、毛泽东故居等等,都留下他探秘历史时空、感悟伟人情怀的足迹。

通过对红色革命遗迹的深入考察、学习,使钟明善对《沁园春·雪》的丰富内涵、深远意义有了更加全面的感悟,情结与日俱深。“《沁园春·雪》的总体风格是宏大豪迈的,其中既有庄严正大、沉雄威严的精神气魄,也有奔腾跌宕、潇洒清隽的文采风流。很多朋友曾用奔腾起伏的草书或雄强茂密的楷书来书写这首词,我也曾用标准草书书写过这首词。但考虑到作品将要展示在毛主席纪念堂这一庄严肃穆的特殊环境时,我试着选择了大篆这一古老书体进行创作。在整体上追求庄严、正大、威严的意象;结字、字势在均衡、稳定的原则下追求中宫紧收,向外舒宕;在用笔上运用当代篆书大师刘自椟先生亲传之笔法,下笔重按,以中锋逆入、顿转,然后以疾、纵之势平出,收笔时用渴笔飞白。用了几个月时间,反复推敲,终于交卷。小小一幅书作,不可能表现出毛主席词作的意境。倘能有一二书意与词意美在意象层面有点滴相契,也算是对我的一点慰藉了。”回顾永久陈列于毛主席纪念堂延安厅的《毛泽东主席词沁园春·雪》的创作过程,钟明善充满欣慰。

○赵刚

新闻推荐

转战之路新风貌 人杰地灵袁家沟 《沁园春雪》千古传

白炳池老人讲述当年的红色故事毛主席当年在袁家沟村住的窑洞创作《沁园春·雪》情景复原当年中共中央在袁家沟村的东征指挥作战室旧址当时中共中央在袁家沟村的电台室旧址袁家沟村新貌一景今年是...

清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清涧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