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助力春耕『加速度』

西北信息报 2022-04-01 00:50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 贾赟 郝伟)春分已过,万物生长,榆阳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春耕备耕的繁忙景象。从传统的“镐锄镰犁”到机械化“金戈铁马”,万物在春天中次第“耕”新,一幅春和景明的春耕图景正在徐徐展开,榆阳区从传统农业大区迈向现代农业强区。

陕北红葱是人们餐桌上必备的调味品。如今,与以往农户手工种植的场景不同,在鱼河峁镇柏盖梁村千亩红葱种植基地,伴随着轰隆隆的机械声,农机手娴熟地操作着大葱移植机,四名工人坐在操作台上放置葱秧。驶过之处,田垄间便“插种”上整齐笔直的葱苗,十几分钟就完成一垄红葱种植。

“我们去年红葱试种成功后,今年又在柏盖梁村承包了1000亩土地种植红葱。我们购置了最先进的大葱移植机,既省时又省力,每亩利润5000元左右,去年红葱市场价较高,每亩收入达到10000元。”众跃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彦丰说。

与此同时,榆阳区北部草滩区也拉开了春耕帷幕,轰隆隆的农机声奏出动人的春耕交响曲。在补浪河乡点石村,深耕机快速翻动,抛出的泥土均匀地撒在两侧,笔直的田垄随即横在田间,一台轮式拖拉机加装大型撒肥机正在进行撒肥作业,肥料抛撒面积大且精确均匀。

“这台大型撒肥机的优点就是撒肥均匀,种植效果好,只要把拌好的肥料倒入肥料箱,拖拉机背着它就均匀的将肥料撒在田里。我们合作社专门为农户提供全程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户省时、省力还能降低成本。”占元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刘恒说。

今年,榆阳区聚焦“4+2+X”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服务领域从大宗农作物向果蔬等经济作物和养殖业拓展,从产中向产前、产后等环节延伸。支持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主体,开展技术集成、生产托管、仓储物流、产品营销等服务,每年至少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联合体1个、乡镇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心2个、创新服务组织5个,完成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面积30多万亩。

新闻推荐

刘波委员: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

刘波本报讯(记者赵娜)目前,榆林市城镇私营企业、其他城镇企业住房公积金和灵活就业人员公积金缴存人数占比较低。刘波委员建...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