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技创新 助推高质量发展

榆林日报 2022-03-28 08:23 大字

延长石油榆林煤化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醋酸项目。(资料照片)

记者 刘勃江 吕晶

秉承“科技兴市,创新强市”的主导发展思想,榆林市科技创新体系日臻完善,有力地保障了各项科技创新发展工作。今后,科技创新仍将是推动榆林市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牛建生委员建议,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速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制定《榆林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技术创新体系,大幅提升绿色低碳前沿技术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抢占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发展制高点。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壮大创新型产业集群。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各类创新要素有序向企业集聚,积极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企—瞪羚—独角兽”科技企业成长政策链条,促进科技型企业做强、做大、做专、做精。支持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建设,打造科技创新驱动新引擎。推动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集聚打造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

近年来,榆林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产业链条日益完善,关键技术国内领先。毛晔委员建议,大力发展煤焦油加氢产业。同时,着力推动兰炭生产的园区化、装置的大型化、生产的清洁化、管理的智能化,持续做强做大做优,实现兰炭产业提标升级,为煤焦油加氢行业发展筑牢基础。她建议,成立煤焦油综合利用战略联盟,由政府牵头,以煤焦油加氢核心企业主导,共同推进煤基特种燃料的技术攻关和应用开发,对接航空航天及军工单位,开拓煤基特种燃料市场;积极争取减免煤焦油加氢产业消费税,为企业减负松绑;严厉打击假借焦油渣加工名义生产煤柴,为企业生产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出台资金奖补政策,支持煤焦油加氢企业持续深入做好研发、攻关工作;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推进煤焦油加氢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持续提升榆林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中的地位。

榆林市正处于资源型城市发展成熟期,但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也面临高碳地区低碳发展的考验和如何转型发展的挑战。张凌云代表建议,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抓住榆林市资源型城市发展成熟期红利,及早谋划、科学实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优势,为榆林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统筹财政资金、生态修复基金、社会资本等各类财力,设立百亿市级黄河流域发展基金。

同时,鼓励各区县根据自身条件积极设立相应规模基金,通过政府搭台、市场运作,利用资本力量撬动更多资金投入榆林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逐步破解高碳地区低碳发展难题;建立更加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创新探索建立生态资源价值化机制和平台,通过生态重建、工业反哺生态,盘活生态资源,缓解因资源开采和高碳产业高强度发展导致的生态环境压力,缩小区域差距;在海外及国内科教创新资源丰富的一线城市设立榆林离岸创新中心,探索企业项目注册在榆林,研发和人才资源汇聚在离岸创新平台的总部经济模式,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新闻推荐

李雄斌参加榆阳区代表团讨论在抓落实上始终走在前作表率

本报讯(记者刘昊欣)3月23日下午,李雄斌同志参加榆阳区代表团讨论市委报告、市纪委工作报告。贺文元同志参加讨论。在认真听...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