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区创新推行“七联七制”治理模式,系统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暖了群众 红了党旗
老年大学学员欢度元旦 开展网格“爱家有你”开放空间活动 为村民调解矛盾纠纷 唱山歌颂党恩 趣味运动会
记者 吕晶 通讯员 高忠平 杜欣
“我们小区自入住以来一直人车混杂,去年组建起‘红色物业’后,给小区安装了门禁系统和车辆识别系统,人车混杂问题就彻底解决了。”家住金阳社区的李大爷提起小区的社会治理总是赞不绝口。“‘红色物业’通过社区和物业双向交叉任职,由‘两家人’变为‘一家亲’,服务居民更精准、更贴心。”榆阳区驼峰路街道金阳社区主任宣晓慧说。金阳社区“红色物业”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效解决了小区健身器材老旧、高空抛物、抛线充电、车辆乱停等问题,为这个2.3万多人的“开放式小区”筑起了一道“安全墙”。
金阳社区从实践中探索推行的“红色物业”,只是榆阳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之一。2019年以来,榆阳区以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区两个“国字号”创建为抓手,创造性地提出运用系统思维、集成方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站位全国层面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的示范样板,着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的“榆阳模式”。
全区围绕系统集成,统筹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深化改革、民生保障、生态文明等各领域重点工作,形成有机统一的治理结合体,统筹推进工作思路、组织体系、治理机制、创新实践、智慧系统、队伍力量“六大集成创新”,在城区全面推行组织联建、网格联心、会议联席、矛盾联调、事务联商、群众联动、成效联评的“七法联通”治理模式,在乡村推行引领制、融合制、网格制、协商制、联调制、积分制、评议制的“七制融合”治理模式,整区系统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七法联通”聚合力携手共画“同心圆”
除了“红色物业”,榆阳区还探索出组建党建联合体、“兼合式”党支部等独具特色的组织联建模式,逐步实现了党的基层组织延伸覆盖到基层治理末梢。通过党建引领,榆阳区全面推开全科网格建设,让落在网格上的各类治理力量零距离联结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并定期组织辖区内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双报到”单位等治理主体召开联席会议,开展矛盾联调、事务联商、群众联动、成效联评,实现共治共建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如今,小到一个居民院落,大到一条街道,榆林城区都科学划分成为很多个社会治理的最基本单元。仅明珠路街道每天就有385名网格员奔走于61个网格,而一系列困扰基层治理的“疑难杂症”也在网格中得到及时解决。
“我和老伴都70多岁了,子女又不在身边。我们每天饮食起居都由社区网格员照料,还定期给我们打扫卫生、洗衣服。”望湖路社区居民徐良善说。“我们社区三维全科网格化治理将居民小组、社区协管、创建、警务、医疗、物业、志愿服务等21类人员全部下沉到网格,并吸收各类团体组织、热心人士、老党员、志愿者等参与社区治理,做到群众服务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网不漏院、院不漏户、户不漏人。”驼峰路街道望湖路社区党支部书记高鹏说。
据了解,榆阳城区12个街道76个社区,共创建网格555个,有专兼网格员2000多人,把党的力量下沉到服务群众一线,将党组织建在楼宇间,建在巷道内,在“小网格”里筑起独具特色的党建大格局。
上郡路街道把群众需求清单与“双报到”单位及辖区商户资源清单结合起来,依托“党建超市”,细化项目、资源、需求三张清单,积极开展衣物缝补、电器检修、证件拍照、健康义诊、义务理发、政策宣传、文艺演出等“我为群众办实事”零距离服务活动,集中资源优势为辖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办好事。
新的需求清单刚刚上架,榆阳区委政法委就迅速认领了聚华小区、康乐家园等“微治理”项目,目前已经展开施工测量工作。这意味着“党建超市”的又一次活动顺利完成。依托“党建超市”,该街道还组织了首场共驻共建“党建集市”服务活动,为辖区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干部参与街道社区服务活动搭建平台,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七制融合”显成效振兴乡村“强保障”
为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榆阳区先行在金鸡滩镇、大河塔镇、孟家湾乡等7个乡镇破局探路,探索推行“七制融合”治理模式,打造引领乡村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将乡村治理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有效融合,通过民主协商、多元调解、积分治理、群众评议等方式,有效激发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治理,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保障。
白舍牛滩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网红村”。近年来,该村依托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培育特色产业,将昔日不起眼的小村庄打造成一个全新的田园综合体。今年1月,在村“两委”换届中,“80”后的王兵高票当选为白舍牛滩村党支部书记。面对群众的信任,王兵这个“领头雁”自上任以来一刻都不敢懈怠,“按照村里规划好的大盘子,我要带领村民继续发展乡村旅游,不断提升景区的服务承载能力,同时,依托景区发展壮大集体产业,落实好移民搬迁项目,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让村民们的生活更有奔头。”王兵说。
孟家湾乡大圪堵村村民赵祥祥的“振兴梦”比起王兵要具体得多。自从凭借“追梦超市”积分奖励制度建起了大棚,他就干劲十足,一次承包了两个拱棚。“今年一棚种香瓜,一棚种辣椒,另外还养些牲畜,一年下来收益好几万,日子越过越好了。”赵祥祥黝黑的脸庞绽满笑意。
对涉及乡村振兴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板块各项工作,“追梦超市”都有具体的评选奖励细则,并按照积分兑换办法予以物品兑换奖励。在兑积分、亮积分、比积分的过程中,孟家湾乡的特色产业更强了、人居环境更美了、村风民风更淳了、乡村治理水平提升了。
小积分撬动大治理。围绕“七制融合”,大河塔镇根据工作实际,创新提出了“拴正人家”评选机制,将线上积分和线下管理相结合,并以此为引擎,联动治理、集成服务,不断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该镇2021年第一季度“拴正人家”的评选,成为群众聚在一起谈论最多的话题。打开手机上“拴正人家”星级积分管理小程序,一边翻阅、一边讨论,谁家环境卫生干净整洁、谁做事周到妥帖、谁能不计回报帮助邻里……都成为村民评选“拴正”的标准。
在乡村,很多时候对簿公堂就意味着撕破脸皮。“一件件小事、一桩桩小案,背后却是关乎寻常百姓的大事。”在基层法庭工作了13年,鱼河法庭庭长蔡伦非常认可非诉讼调解纠纷的方式。他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将鱼河法庭打造为“枫桥式法庭”,通过内外联动诉调对接,线上线下多元解纷,将一件件邻里纠纷、借贷纠纷、合同纠纷案件顺利调解结案,让群众感受到司法的便民性和高效性。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榆阳区打出了一套抓党建、强基础、优治理、惠民生的‘组合拳’,搭建起‘一个总体思路框架、两条实践推进路径’的治理体系,治理效能不断增强,民生福祉大幅提升,涌现出一大批务实创新、省市推广的示范典型。下一步,将全面推开城市‘七联’、乡村‘七制’工作法,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全国基层社会治理贡献榆阳经验。”榆阳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白琛东说。
(本版照片均为资料照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高苗钟文玲)12月10日,记者从榆阳区教育大会上了解到,该区拿出近2000万元,对43个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249名教育工作...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