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里的那位老中医
陈四长
《平凡的世界》里有一个人物叫顾健翎,原西县远近闻名的中医大夫。小说中写他给双水村党支部书记田福堂和原西县委书记张有智都看过病。
张有智因为乱吃补药生了病,他感到喉咙和胸腔里满是黏痰,就是咳不出来。顾老先生为他号完脉,让他到镜子前看看自己的舌头,他的舌头竟黑得像一块焦炭,他疑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顾老笑说:“你不要紧张。这是恶热所致。像你这样的好身体,根本不敢大补。”顾老给他开了药方,只有两味极普通的中药生地、硼砂。药费也只花了二毛八分钱,但第一剂药下肚,那发绿带黑的黏痰就接二连三地吐出来了,人立马感觉轻松了……
读到小说中的这段文字,我心头一震。我感觉小说中顾健翎的人物原型,应该就是榆林有名的老中医张鹏举。健翎高翔,不就是鹏举吗!小说中顾健翎给张有智看病的这段情节,其实就是张鹏举给路遥诊病的情节改造。
1987年春夏之交,写完《平凡的世界》第二部,路遥心力交瘁,身体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几十服药吃下去,病情却越来越重,无奈之际他来到榆林,找到陕北有名的老中医张鹏举。
张鹏举其时年过七十,细心询问了路遥的感觉和先前的治疗情况,一边切脉,一边看路遥的舌苔。张老指着镜子对路遥说:“去看看你的舌头。”路遥在镜子里看到与小说中张有智同样的景况。
张鹏举给路遥开了方子,一服药吃下去就有了效果。之前,路遥在省城看过不少医生,大多诊为“虚损”,人参、蛤蚧、黄芪等补药,几十服药吃下去,不仅病不见轻,还越补越重,喉咙肿得连水也咽不下去。
路遥对张鹏举先生怀有深深的感激。用路遥自己的话说,遇到张鹏举是他的幸运。在他生命遭遇危机的时候,老中医挽救了他,成就了《平凡的世界》这部重要的作品。
张鹏举先生1988年作古,他的医术医德至今仍为榆林人津津乐道。除了路遥的这段故事,当地人口口相传的,还有一个三味药治好开国上将王震腹泻的故事。
“文化大革命”后期,王震来陕西考察,到延安后患了腹泻,怎么也好不了。周总理知道后要他回北京治疗,王震坚持要到榆林看看。到榆林后,地方的同志得知王震身体不适,就向老将军推荐老中医张鹏举,说他擅长看肠胃病,王震欣然应允。张鹏举给王震号了脉,开了处方,亲手煎好药给王震送去,王震服药后,第二天就大好。王震高兴地邀请张鹏举到住处谈话,和他讨论一些中医调养方面的问题。
张鹏举先生我是认识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榆林地委宣传部工作,有年夏天,身热自汗、头身困重、不思饮食,吃了几天西药,效果不彰。同事李兴业建议我看看中医,于是有了第一次与先生的接触。
先生的诊室临街,距文昌阁不远。虽是早晨刚上班,诊室门口已有十多个老乡候诊,一问,大多是来自周边县区的患者。那时榆林地区交通条件不好,县上到榆林城一天只发一趟班车,老乡都是头天坐车到榆林,晚上在旅店住一夜,第二天赶早挂号看病。张鹏举体谅老乡的不易,给每一个求医的老乡看得都很仔细,望闻问切,一丝不苟,开了处方,还一遍遍叮嘱他们煎服的办法及注意的事项。
轮到我了,老先生问了我的病情,服过那些药,仔细地号了脉,看了我的舌苔,先生开给我三服药,服了两服后,病便大好了。以后又找先生号过几次脉,得便时还向先生讨教过中医中药方面的学问,从而对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
张鹏举是榆林城人,少时因病辍学,师从伯父张鸿儒,后自开济众药房坐诊。上世纪50年代赴省深造,随全国著名中医临症学习,多受真传。民间有口碑:先生投药注重实效,不用贵品,给病人安慰而不危言,三五服可愈的不开大处方。遇有生活困难的患者,先生常不收诊疗费,有时还将自己珍藏的稀缺药材送给病人治病。牵念穷乡僻壤的群众看病不易,到各县讲课期间,先生多次带领中医、中药学习班的学生到农村义诊,为乡间的农民治病。
我对先生的敬仰,还有他的学而不厌和探索精神。先生对中医、中药典籍反复钻研,对许多常见病和疑难杂症治疗,常有独到的见解。先生经常跋涉于榆林、横山、三边等僻远高氟地区调查,对高氟所致的肢体变形、肌肉萎缩探索疗法,以补肾的原理自制除氟壮骨丸投放发病区,获得良效。特别值得一说的是,先生早年患有肝病,文革中肝硬化腹水,上消化道出血,医生诊断认为来日无多,先生自制丸药,自我救治,以至延寿20余年。
今夜,灯下读路遥小说,忽然想到他,不由写下与先生的交往以及他的一些故事。
新闻推荐
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陕西省项目集中开工 榆林开工10个项目,总投资129亿元
本报讯(记者张占林刘昊欣)11月12日,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陕西省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副市长杨向喜在榆林分会场(国能锦界10...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