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区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区域样板
榆溪河生态长廊高新段风景如画。 闫景 摄
记者 闫景 延丹
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每逢春秋季节都会有不少白天鹅在榆阳区河口湿地停歇觅食,这里也成为候鸟们迁徙途中的理想“驿站”。
日前,记者在河口湿地看到,在秋日暖阳的照耀下,成千上万只白天鹅、赤麻鸭、灰雁、银鸥等十多种候鸟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成群结伴,或翩翩起舞,或嬉戏觅食,鸟儿啼鸣声此起彼伏,形成一道独特的秋日美景。
近年来,榆阳区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目标,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持续推进生态治理和绿化造林工作,全区林草面积不断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全民植绿增绿 厚植生态底色
榆林市开展“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以来,榆阳区承担着85%的任务量,既是主力军,又是主战场。榆阳区38家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认领绿化地块,筹措资金3.63亿元,开展春季造、夏季护、雨季补,完成绕城快速干道两侧5至10公里范围内36.3万亩造林绿化任务,建成东沙枫情园、青云杜家沟、芹河沙地综合治理等试验示范区3个,作业区内林业生态得到显著提升。
按照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的原则,围绕“三环三带七园七廊道”整体布局,重点实施榆林高新区、榆林野生动物园景观廊道、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等“一区四版块、三园两廊道”区域生态治理,完成绿化面积124万平方米。
在今年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期间,榆阳区发动干部群众和市民3.6万多人,累计栽植各类苗木10.8万株。围绕生态治理工程,完成人工造林6万亩,灌木造林3万亩,森林抚育1.7万亩,飞播造林、平茬复壮、封沙育林等各1万亩,退化草原修复、人工饲草基地各1.5万亩,绿地面积持续扩大。
坚持保护优先 加强科学管护
科学管护是植树造林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保障林草成活率,巩固绿化成果,榆阳区投入800万元引进了“智慧林业管理平台”和林地管理“一张图”,对全区林草资源进行天地空24 小时不间断监测。
在苗木检验检疫和有害生物防治防控方面,累计检验各类合格苗木近1310万株,完成苗木产地检疫4200多万株。实行征占用林地审核,林政执法重点打击盗伐、滥伐林木、擅自毁林修建等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共办理各类林业违法案件115起,其中行政案件76起,罚款140万元,刑事案件39起,拘留44人。审核审批使用林地项目73宗,使用林地面积339.19公顷。
加强林草防火,持续发布防火戒严“1号令”,加大“五大祭祀日”鲜花换烧纸宣传推广力度,设卡检查,全区未发生较大林草火情。同时,积极开展偷牧乱牧集中整治,上半年共处理乱牧羊子1520只,收缴罚款2.43万元,有效震慑了偷牧乱牧行为。
绿色引擎发力 推进生态惠民
榆阳区依托公园基地建设,做好生态文化大文章。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重点打造了“老虎高原”雕塑群、“十二生肖缘”“慢拾光”等景点,黄土地质博物馆、黄土文化艺术馆于今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榆林首个以自然环境教育为主题的综合性科普示范、文旅研学教育基地。
持续做好以“大扁杏为主,大果榛子、西梅、葡萄为辅”的约17万亩特色林果基地的建设、管理、管护;试点推行古塔曹家洼村桑蚕、黄家圪公式林下养殖等生态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注重课题研究,与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沙地苹果引种栽培试验示范、低产杏园丰产管理、长柄扁桃优良品系无性繁育与示范等9项林业科研课题。与中国农业大学战略合作的高产优质苜蓿种植、青贮玉米引品试验、沙区草业节水节灌示范等12个项目全部落地,出苗、长势、试验等均进展良好。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吕书婧)10月25日起,市邮政管理局在榆林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信件寄递时限测试工作。截至目前,该局已发出测试平信...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